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生态保护不能“没文化”

2018年08月23日 09:52 | 作者:谢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谢靓)“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爆发,有人说5年就能治好,但实际上何止5年?直到今天,太湖流域水环境虽有好转,但还没有到治理的拐点。”8月20日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小组讨论上,毕京京常委举了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对生态规律的认知尚有欠缺。在毕京京看来,除了生态规律,当前在生态伦理道德、生态法治规范、生态践行自觉等方面都有欠缺,这一切源于我们没有深厚的生态文化。

这些年来,毕京京走过不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地方,他发现,这些地方最根本的经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重视生态价值的世界观方法论。“我曾在陕北农村插队,手头保存着1969年以来反映当地生态状况的照片,那时陕北还是黄土高坡,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当地开始退耕还林,特别是近五年来绿色发展加速,山西、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黄河沿岸绿植遍野、水鸟翱翔。当地老百姓在‘绿色之变’中逐步实现了‘富足之变’。”毕京京认为,这些事例表明,我们需要从增进民生福祉和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入手,厚植新时代的生态文化,才能确保绿水青山常在。

许荣茂常委也认为,要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入手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他建议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环境承载量为前提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同时,及时更新思维,重新评估既有的城市土地利用价值,对无法承载城市功能的工业遗址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收购、变废为宝,对承载城市功能的老旧城市区,要协调各单位实施项目改造规划;此外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立绿色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谈及绿色发展理念,房建国常委建议进一步重视在扶贫攻坚中融入生态文化理念。他认为,应该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部在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上的作用,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贫困地区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发展旅游和绿色农业,并进一步加大生态问责,防止贫困地区干部“病急乱投医”、为实现短期脱贫目标而破坏环境、忽视长远发展,引导其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