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全国政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2018年09月03日 14:52 | 作者:李冰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工匠”的社会风气
———全国政协“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冰洁

8月31日上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围绕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4位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全国劳动模范代表谈了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见建议。

C20180901006-zx1

八月三十一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此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率队,于5月赴辽宁、吉林以及河北、天津进行了专题调研;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率队,于7月到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211厂调研,对全国劳动模范高凤林的案例进行了剖析。会前,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和民盟中央还组织了部分委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会前协商。通过调研与协商座谈,委员们明确思路、凝聚共识,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资政建言。

■大力长效宣传劳模工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实体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逐渐加强。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院回信时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因此,大力长效地对劳模工匠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对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不够,传播效果有限,社会的整体认同感不强。主流媒体对劳模工匠的宣传方法手段不多,吸引力、感染力不强,导致受众关注度不高。另外,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宣传缺乏长效报道和统筹规划,大多集中在每年的五一前后,而平常的宣传就相对少,劳模工匠精神“五月来、六月走”的现象仍然存在。

基于以上问题,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大力宣传表彰,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真正让工匠成为广大劳动者的终身的追求、世代的追求。

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河北省委主委边发吉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劳模和工匠题材文艺精品的创作力度,突出重点、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劳模和优秀工匠为题材,打造文艺精品,增加高质量的文艺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建立切实有效的采风机制,鼓励和组织编创人员,切实走近工匠、走近劳模、深入工厂、科研院所,了解高端技术、科学技术。还要鼓励动员熟悉工艺流程的工人参与文艺创作,联合多方力量,创造更多精益求精的思想深邃的、接地气的、有温度的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董强认为,首先要在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一些先进的评选、表彰奖励当中,为广大的劳模工匠单独列一些名额,提高劳模工匠的社会地位;其次,要在主流媒

体和新媒体上设一些专用的频道,包括版面、网站等,对这些人物进行大力的宣传,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教育的态势;第三,要组织劳模工匠先进事迹的报告会,拍摄一些真人秀、纪录片,创作一些像报告文学、小说、影视剧等文学作品,主要让劳模的形象立起来、事迹活起来、精神亮起来,真正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能够深入到老百姓的心中去。另外,要组织深入持久的推动开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学校、进科研机构、进工矿企业、进项目现场,甚至要进入到老百姓的家庭中,实现常态化的教育。

■切实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为了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今年3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而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基层劳动者、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待遇依然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岗位吸引力不足,大多数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

全国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的收入和待遇也是高低不齐,像中国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模具钳工李凯军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高级焊工高凤林这样在大型国企工作的劳模工匠,工资待遇相对较高,而在其他小型国企或民营企业中,即便劳模工匠是产业工人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学历学位偏低,也难以享受较高的社会待遇。

委员们还补充道,由于劳模工匠日常得到的关怀不够,生活等方面的困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就导致社会上很多人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在辽宁、吉林等省市,省部级以上劳模中生活困难的约占1/10,如果劳模工匠吃苦吃亏还得不到回报,那么劳模工匠产生的社会土壤将很难夯实。

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龙熙表示,产业工人的待遇既有经济待遇,也包括政治待遇,还有各种社会荣誉。要通过落实这些待遇,使高技能人才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社会上受尊重。

“我建议将企业的教育培训费用全额抵扣所得税。”董强说。比如某公司这一年投入了1000万元用于教育培训,即从本年度应缴的所得税当中把这1000万元全部扣掉。

“我提两个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常委黄绮说:“第一,加大劳模工匠在人大、政协包括群团组织大会代表的比例,把劳模工匠放到党管人才的总盘子当中去统筹考虑;第二,针对劳模工匠老龄化、看病难的问题,呼吁出台相关政策,给省市级劳模在看病问题上首先突破,比如说提供专家绿色通道,享受门诊自费部分的全免,以及住院病房的优待等,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关怀。”

委员们表示,要加快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出台实施细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尽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让专注于创新的技能人才得到丰厚回报。

■深入健全产教融合机制

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和比例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质量亟待提升。

据了解,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1%,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的6%,人才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与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以调研组所到的吉林省为例,技术工人约占全部工人的1/3,且多数是初级工,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高技能人才总数偏少、老龄化严重,难以胜任产业转型的需要。

委员们通过走访几所职业院校发现,目前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一些技工院校还出现招生困难、资金缺乏等现象。在辽宁全省228所中职学校中,在校生不足500人的学校有145所,特别是在87所民办中职学校中,49所学校在校生不足200人。全省有技能人才430余万,不到广东的40%,不及江苏的50%,特别是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不论总量和质量都难以支撑东北振兴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重学历、轻技能,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普遍存在,不少企业宁愿高薪外聘也不愿投入资金和时间培养人才。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还得从源头上做起。

委员们表示,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人才,首先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夯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人才基础。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李智勇说,“好苗子”是大国工匠形成的基础,技能人才来源是决定制造水平的先决条件,高凤林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国工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良好的技校教育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这棵“好苗子”播在了适宜的“土壤”里。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12月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的反响非常强烈,但是行业和大企业的反响却比较少。同时,中央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培养的技能人才,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各部门近些年下发的文件里面,强调产教融合的文件就有30多份,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是很多省份还没有制定落实中央文件的实施细则。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定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明确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鼓励性措施。第二,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在省级层面在教育部和人社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统筹两边的资源,制定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统筹各类资源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中的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曹其东说:“我们在招收技术工人员工的时候,也碰到了一个问题,一般本科毕业的宁可找工资低一点的工作,也不到工厂去当蓝领,让他学习技术,他宁可呆在家里。”针对普通高校扩招,他建议适当减少本科高校的招生人数,把更多的资源更好地投放到职业技术院校,尤其是大企业所在的这些省份和城市。

委员们还建议,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实施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工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情况的监督,依托企业建设技能实训基地,引导企业落实职工培训任务,加大培训力度。对于国家已经取消的职业资格,建议加快出台行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的指导意见,放宽技能人才的认定标准,支持市场化、社会化认定,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工匠 劳模 全国政协 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