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非合作:在对的时间干对的事情

2018年09月18日 10:06 | 作者:崔吕萍 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关乎26亿人民福祉,关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未来发展方向……众多重量级定义,都使得人们对9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一些话题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而无论是提纲挈领,还是管中窥豹,业界人士对于中非合作的未来充满期待。

□■友谊情深义厚,合作水到渠成

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坚实的友谊基础,让经济合作水到渠成。

作为中国制鞋业早期走进非洲的企业,华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于6年前开启了埃塞俄比亚成长之路。截至目前,华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累计投资8000万美元,解决当地就业近8000人,累计出口创汇1.2亿美元。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华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华荣看来,在中国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例如钢铁、鞋帽、玩具,如果到非洲去发展,一方面可以享受优惠的政策福利、便宜的劳工以及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非洲发展,把中国的工业文明、智能制造带到非洲,同非洲共同发展,帮助当地解决更多的就业,也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就在去年,中非贸易额达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今年1至6月,中非贸易额达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近3年对非洲年均直接投资保持在30亿美元左右。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潜力。公开数据显示,非洲有12亿多人口,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一些国家的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中非合作可以帮助其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而我们已经做了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医疗卫生领域和农业领域发力,以助力民生为导向,在不干预非洲国家内政的前提下,和这些国家展开平等合作,从中获得良好口碑和深厚友谊。

徐洪才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非洲国家也积极响应。而非洲联盟所提出的《2063年议程》,中国也积极响应,并希望这一发展规划能够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合力,“未来,发展中国家之间要实现优势互补,这既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的多层次合作,还要在全球范围内,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比起交钥匙卖东西,产业黏性更重要

没去过毛里求斯的人恐怕不能想象,这个非洲东部的岛国不仅是旅游胜地,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是全球众多投资客眼中的宝地——重要的地理位置,赋予其非洲东大门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毛里求斯致力于提高商业生态系统竞争力,拥抱商业新机遇以及消除绝对贫困,在人工智能、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区块链等领域均有良好表现,已成为中非跨境投资的重要金融服务中心。

“在我的理解里,毛里求斯对于非洲的意义,就相当于香港之于中国,新加坡之于东南亚,是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该国国民收入很高,法律体系也相对完善。”刚刚参与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相关活动的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与本报记者分享了他的收获。

而据中国商务部的消息,中国和毛里求斯签订的自贸协定是我国和非洲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全面、高水平、互惠”,这份协定范围将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众多领域。

毛里求斯是很多人了解非洲的窗口,而在这份自贸协定后,包含着中非合作很多新的逻辑。

虽然是头一次参与这样的盛会,但许泽玮说他明显感觉到了一些变化。

“比如,以前咱们一提到中非合作,我们马上会想到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帮他们修路架桥;另一种是义乌地区的小商品,把货运过去销售就行。但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明显看到,彼此之间的关注点已经开始延展。比如我们常说的服务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就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中非合作时,不仅要参与,还要长期和对方打交道,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认为走出去的企业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谈到未来中非合作需要注意的环节,徐洪才直言不讳———一些西方国家的政策调整恐将增加非洲地区的债务风险,因此我们在促进项目对接时要做好尽职调查,在促进项目落地的同时管控好风险,要关注项目本身的财务可持续性。

在回答本报记者有关“中非之间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外,还有哪些领域的合作可以更为深入地推进”时,徐洪才表示,我们应结合促进非洲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思路来做。比如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我们可以让制造业上一些适合非洲国家的项目落地,对这些国家而言,项目将带来就业机会,而对我们来说,推动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是方向,同时,服务业担起重任的一个关键是二代农民工转为新市民的进展速度。“另外,过去我们在非洲地区的合作,侧重于工程承包,也就是‘交钥匙’工程,基础设施建好了,我们交钥匙走人。未来,我们可能还要帮助这些国家,在用好基础设施的同时,辐射出更多相关产业,增强合作黏性。”徐洪才这样期待。

□■开放主线很清晰,落实工作要细腻

“我们非常关注非洲国家在合作中的感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这样说。而这种感受来自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的一些细节。在周密看来,至少有三个细节,我们可以处理得更好。

“首先,企业拓展非洲市场要顾及当地的实际需求,要避免拓展过度的情况;第二要注重软能力建设,比如基础设施建起来了,如何接续项目发展相关产业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基础设施在后期使用中如果出现问题,当地将缺乏运营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为其提供这方面的支持;第三要更加注重和非洲联盟之外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合作。”

对于自贸区的推动,周密表示,自贸协定是平等互利,大家都要开放,因此要改变此前多年形成的单方面给予或接受赠予的思路。“同样,我们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实操层面的问题。现在集中在语言类人才的培养,但产业合作具体落实需要技能人员,双方都应该有对接力量,尤其是当地人员对于项目的承接能力。另外,更深层次的合作,需要国家之间了解彼此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人来做比较和对接。”

也有人认为,当前国内外环境下,开放这条主线需要更为突出,关键在于一些政策的落实。

“开放路径已经规划,下一步要看的就是落实。”作为致力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这样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内部环境的优化,是新一轮开放的必备要素。

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之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世界宣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同时,中国向世界承诺了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包括以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为代表的放宽市场准入;包括通过创造更有吸引力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主动扩大进口。在张宇燕看来,这些举措一步步落实,对于我们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应对挑战而言,至关重要。

周密认为,中非深入合作给很多省市带来机会,但同时也要考虑开放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开放之后,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背后系统性风险的增加,比如金融领域输入性的风险,这使得原有监管措施和预期不足,会造成一些冲击和挑战,要研究和重视这些问题。”周密这样说。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青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中国还是非洲,其经济发展都处于上升趋势,加强务实合作,对双方都有裨益。但在中非落实发展战略对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突出相关国家的特色和优势,注意对接方案的本地化和差异化。例如,在推进中非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洲中部国家加蓬人口仅有200万,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不太现实,而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塞内加尔的主要优势更多集中在贸易、交通、物流、金融等领域,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精准对接。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合作 非洲 中非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