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三体石经

2018年09月25日 14:29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公元241年,即魏齐王正始二年,曹魏政府在洛阳南郊太学讲堂的西侧,立石碑28方,用战国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写《尚书》《春秋》两部儒家经典及部分《左传》文字,是为“三体石经”,又被称为“正始石经”。

从北朝开始,刻石被多次迁移,屡遭损毁,到当代只剩下一些残石。那么,这些“石经”,到底为何物呢?

三国  魏    1922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三国 魏 1922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后,儒家经典就具有神圣地位。上自公卿、下至普通士人,都以刻苦研习《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重要功课。

但是,秦始皇时期曾“焚书坑儒”,到西汉初年,儒家经典已经很难看到。多亏一些上了年纪的读书人,他们将儒家经典默写下来,再加上残存古籍,大体恢复了经文原貌。但各人记忆并不相同,各地记录互有差异,对经文解释更是大相径庭。因此,到东汉灵帝时,著名学者蔡邕主张统一“五经”文字。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在蔡邕主持下,众多学者参校各种经书,最终确定权威版本,由蔡邕亲自书石,镌刻46块碑,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立在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洛阳太学的讲堂前,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在历史上被称为“熹平石经”。

可惜,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太学也在战火中被毁。曹魏建立后,又恢复太学,开始整理“熹平石经”碑石,并刻写新的经石作为补充。

与汉代石经不同,此石经仅刻写《尚书》《春秋》两部经书及部分《左传》文字,一般认为共有28块石碑,而且是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即为“三体石经”,又被称为“正始石经”。

此石经文字书写有几种格式:三种字体的文字向下排列成直行;三种字体的文字呈品字形排列,战国古文在上,小篆在下右,隶书在下左;只有战国古文、小篆二体字而无隶书或只有战国古文、小篆或隶书一体字。

以往认为,三体石经的书写者是邯郸淳、卫觊、嵇康等人。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均不可能,三体石经字的大小、笔划和书法风格不相似,王国维及当代学者认为是曹魏书法家多人书写。罗振玉也曾推测,品字形排列者是西晋末年之乱以后补刻,只有战国古文、小篆二体字或一体字的是当时刻工试刻的文字。

自刻成以后,这些石经命运多舛。北魏时期,部分石经被用作兴建佛寺的材料;东魏时期,这些石经迁往邺城,到河阳(今河南孟州)时,河岸崩坏,石经坠水,运到邺城的不及一半。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剩余石经迁回洛阳。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石经被运至长安,准备修补后再立于国学,但后却又被用作建筑材料。唐代时期,魏征曾搜求不止,仅得十几段。宋金时,石经全失。宋代以后,陆续有残石出土。

1922年,盗掘者在洛阳太学遗址挖出一块最大的残石,共有1800余字,但这些盗贼嫌转运不便,就将其凿成两半。今天,残石的一半存于河南博物院,另一半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三体石经 石经 文字 古文 公元 太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