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把更多的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

2018年09月30日 10:17 | 作者:王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

在9月28日全国政协关于“推进国家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被称为“平安水鬼”的郭文标发言一说罢,大家都笑了。话虽鲜活生动,背后却都是惊涛骇浪。

海洋救助就是一场场迎着惊涛骇浪的生命追逐。

同样来自一线,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女机长宋寅有着切身体会。“2016年年底,有一艘渔船船舱着火,船上10名渔民被困在船中。风大浪高,其他的船舶根本没有办法靠近实施救援……那次我们是借力,两架飞机救助了10个人,这就是救助了10个家庭。”

会上,宋寅分享的不仅是经历,也是救助背后的“真心”。“这份真心,一直激励着我们搜救人员去面对困难,不畏不惧,真的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

这也是所有专业或志愿从事海上救援工作者们的真心。

这份真心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演进中淬炼出的“好汉”精神、英雄品格。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成平委员在描述国家海上救援专业团队的故事时,为这种精神打动,更是数次哽咽。“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绝不仅仅是句口号。所以,“要让这些高风险、高难度、需奉献职业特点的队伍得以稳定,使他们在流血流汗的同时不流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严。”

成平委员发言。

成平委员发言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而打造专业稳定的海洋救援队伍,让每一个从事海上救援的“好汉”获得足够的尊重和肯定,也正是推进国家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专业的队伍首先需要精良专业的培训,唐英年常委从香港的经验出发,建议加强内地与香港在模拟演练、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成平提出,对标国际先进,共享国际资源,组织多层次的培训教育,在专业搜救、精准搜救、高效搜救、科学搜救上取得进展,打造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精锐之师。

唐英年委员发言。

唐英年发言 人民政协报记者 贾宁 摄

留住人的除了精神、事业,还有待遇。成平和丁梅等委员都提到了海上救助专业人员的待遇问题,并且不约而同提到了“特岗补贴”。丁梅建议,提高海上专业搜救人员的工资和生活待遇,把救助船员、飞行员、潜水员和救生员纳入国家现有特岗补贴范围。

此外,丁梅还建议,加强海洋救助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海上搜救工作,通过更多的典型,讲好“中国海洋故事”……

委员们纷纷表达了对给予救援队伍精神鼓励、专业培训、待遇保障的建议。

这种支持、鼓励、肯定、尊重,也是“很看重救人的功德”的宋寅和说着“只要在我眼前,我绝不会让他死”的郭文标们所期待的。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