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古天娇: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2018年10月12日 15:52 | 作者:古天娇 |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作者:古天娇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乎民生民心,关乎国家发展全局。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关键。要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乡村振兴要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我省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3.13万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累计达8.2万人,组织返乡创业培训3222人,培育创业带头人1561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促进力量。

建设“想事、干事、干成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乡村干部班子。乡村的振兴发展,需要有一个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想事、干事而不整事的领导班子。要从乡村本身出发,选配年轻、有朝气、有干劲,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来任职工作。乡村干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运用多种平台、多个渠道,向农民群众传达生产、生活信息。进一步完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返乡农民工、有着农村生长背景的知识青年,以及在外致富的“能人”提供创业资金扶持,“点对点”帮助解决困难,让其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力争达到“帮助一户,带动一片”的创业局面。

加大对农村党员、积极分子、返乡农民工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等的培训力度。把有政治头脑、有创业思路、有工作能力、懂科学技术、懂经营管理的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岗位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发展成致富能手,提高他们创业带富的能力。依托高校、培训机构和龙头企业,创建培训基地,把培训班办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由专家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农户手把手开展种植管护技术、农旅产业经营专业培训,推动传统农民转型为农业产业工人、农旅产业经营人,打造现代职业农民队伍。

结合创业带富工程,建立党员、群众创业基地,培育示范户。充分利用我省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党员创业基地,培育党员示范户,引导党员和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充分发挥党员创业基地的作用,组织优秀党员或积极分子建立专业合作社。同时,政府在政策信息咨询、项目引进、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无偿服务,使党员和积极分子树立致富的决心和带富的信心。充分利用我省科技资源,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投资创业等方式入驻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形成农民与农技机构、专家与龙头企业间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打造新型农业众创空间,通过融合科技示范、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有效带动人才与科技要素向农村集聚,弥补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短板,开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局面。

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广泛开展诸如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劳动技能、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培训,既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素质的有效平台,也是把人口压力转化发展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是培训方式多样化。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长期和短期结合、务虚和务实相结合的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努力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二是培训内容合理化。坚持因村制宜,按需培训的原则,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同时,准确把脉农民群众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三是培训组织项目化。通过增加培训资金的投入,有针对性的设置好农民培训项目,逐步实行项目化管理,重点实施多种“培训工程”,有规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依托其他农业项目的组织,开展好短期培训、技术讲座以及现场指导,通过对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逐步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四是利用省内高校优势,以项目、基地、特聘岗位等为载体“借智”高端人才,积极搭建乡校、村校合作平台,开展联合科技研发、课题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积极发挥好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加快培育扶持“农创客”,探索建立乡村创客服务点和一支由企业、专家、公务员组成的创业服务指导组,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式优质服务,支持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胆创业创新,给予优厚待遇,为其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古天娇)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创业 乡村 农民 培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