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书同文 语同音 人同心 ——全国政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2018年10月15日 09:47 | 作者:廉维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书可同文、语能同音、人方会同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可以沟通各地各族群众的共同语言,便于民众交往、利于文化传承,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的必要之举。

C20181013002-zx1

10月12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 人民政协报记者 姜贵东摄

10月12日上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围绕如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巴特尔副主席和15位与会委员各抒己见,就如何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国家语言服务实力,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个人成长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建言资政。

书同文语同音,民族“石榴籽”才能越抱越紧为做好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筹备工作,民进中央、全国政协民宗委就此专题组织调研组此前分别赴贵州和广西、新疆的部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部分居民社区、企业开展调研。

“广西2017年普通话普及率为84.72%,提前3年达到国家要求;新疆以确保语言文字工作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为重要任务,基本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学前阶段全覆盖,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覆盖。”调研归来,调研组把了解到的成绩和问题一并带到了座谈会现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临着普及程度不充分,普及面不均衡的现象——全国普及率为73%,大城市普及率超过90%,而许多农村地区只有40%,东、中、西部发展也很不平衡。”

“广西壮族群众听不懂也不会说的近340万,和田墨玉县18至45周岁的居民90%以上存在听说读交流困难,这种情况在南疆地区也具有普遍性。”针对目前部分民族地区、西部边远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尚待提升的情况,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全哲洙建议,要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尽快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纳入普法宣传重要任务,在各族群众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针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现状,近年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起实施了“石榴籽计划”。全国政协委员、《新闻联播》主播海霞在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这个计划以推广普及普通话为手段,以促进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为核心,以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为目标,目前工作已初见成效。”

“要充分利用好普通话的载体作用,让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思想理念在各民族特别是孩子心中扎下根。推广普通话,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一家之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海霞提出,希望未来全国政协民宗委能够作为“石榴籽计划”牵头单位,做好顶层设计,挖掘内涵,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和更多政协委员参与其中。

“在一些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的边远山区,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也无法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位小学校长那里了解到,部分来自偏远村寨的孩子在小学入学时不能熟练掌握普通话,无法听懂课程,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要明确普通话从学龄前学起的要求,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从现在开始、从目前的学龄前娃娃抓起,全面普及普通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朱永新建议。

“要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语言特点,研究建立最优的教学模式、策略,研制能够切合孩子早期经验、母语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国家通用语言教材。”杨静华委员同样提出需要突出义务教育阶段语言教育措施的精准性。

语言文字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书同文、语同音”的最终目的是加深了解、相互尊重,让“石榴籽”越抱越紧。李玛琳委员认为,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弱化民族差异,突出各民族长期共同交往、融合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学会尊重彼此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多元文化意识、跨文化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扶智先通语,说好普通话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金钥匙”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语言交流困难同样是不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障碍。群众听不懂、不会说普通话,极大地制约了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动的有效开展。全国政协民宗委调研组在广西调研时,既了解到一些语言障碍带来的不方便和低效率,也实地看到很多“学好普通话、就业更容易、收入能增加”的真实案例。

“语言能力关系到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关系到生存能力。”调研组建议,要大力开展“推普脱贫乡村行”活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若是坦途,片刻可达;若是鸿沟,便需要下大力气。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尚果常委深知其中艰难——比如,壮族人说普通话时常把送气音说成不送气音,如“胖子”说成“棒子”、“兔子”说成“肚子”、“开始”说成“该死”。

“这些偏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异,编进教材,让各少数民族的普通话培训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普通话水平。”谢尚果建议。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一步跨千年”的民族“直过区”。在这里,“最后一公里”的鸿沟更深———近180万人生活在单一彝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语境中,与外界存在语言交流困难,致使他们难以走出大山、摆脱贫困。

“电视是贫困群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渠道。目前,‘村村通’工程只覆盖到行政村村委会,山高、坡陡、沟深的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尚不通电视。”来自凉山的达久木甲常委提出了多项填平鸿沟的“快捷方式”,其中加大民族地区有线无线电视推广力度是首要一条,“应采取多种措施全覆盖,推进电视进农村、免费进贫困农户,多方筹资降低收视费用,让广大农村群众在收看精彩节目的同时,学会普通话,感知外面的世界。”

“我们所在的村几乎95%以上的村民听不懂普通话,村干部基本上也不会普通话。据粗略估算,在新疆有近1000万少数民族群众基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自新疆的牛汝极常委去年曾作为工作队总领队在南疆莎车县驻村一年,对因语言不通带来的“脱贫难”有深切体会。

“语言文字不仅具有交流工具属性和民族文化属性,还具有资源属性,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可以转化为丰厚的经济红利和成长红利,从而促进家庭和个人的发展。”牛汝极提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必由之路,建议通过系统、高效的教材教法设计,通过家庭、社会、乡村夜校强化推普力度,争取尽快扫除“普通话盲”。

“近年来,西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少少数民族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接触了很多的人、了解了很多的事、受到了很深的触动,特别是切身感受到听懂会用、熟练掌握通用语言能扩大市场、得到实惠、广交朋友。”旦科委员通过分析西藏旅游发展认识到,发展旅游业既对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提出了要求,同样也提供了条件、注入了动力,润物无声地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同一面国旗下,普通话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加快普通话的国内推广,加大中文的国际推广必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器。

郑福田代表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原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发言提出,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宪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规范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是宪法赋予的责任,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对于抵制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分裂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全哲洙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形成祖国认同具有“助推器”和“止逆阀”的双重作用。“从世界历史上看,语言问题既能凝聚多个民族,也能分解一个国家,还可能成为民族独立或各种政治诉求的借口。”牛汝极介绍,“同一面国旗,相通的语言,同一个国家”是许多良序发达国家语言政策的核心理念,要把“普通话教育”目标作为战略来推动,加大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力度。

就如何在农牧民中间有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约尔古丽·加帕尔委员提出要避免急于求成。“避免在考核中过于强调成绩,影响农牧民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建议各地根据农牧民群众的实际接受能力和需求,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以听得懂、说得通为主,文字读写能力为辅,针对不同年龄群众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和考核目标。”

就如何在宗教人士中间有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常委建议,要从宗教人士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新媒体、网络教学等方式,创新推广普及渠道。通过举办演讲会、口语大赛等活动,为宗教人士搭建展示普通话能力的平台。

就如何在港澳地区有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出生于台湾、成长于香港的凌友诗委员建议,香港应实现普通话必修必考,条件成熟时使用全国统编教材。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