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重阳时节谈诗画

2018年10月18日 16:24 | 作者:​陈文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菊为重阳特地荣

重阳节除了登高之外,必然要赏菊,两者之间貌似毫无关系,实则关系密切,在境界上皆得一个“平远”。平中有奇,由远而近,以此为生活的境界,非常符合古人对君子的定义。

一般来说,虽然屈原说过“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话,但将菊花与君子紧密联系起来的习惯来自于陶渊明。


《东篱赏菊图》明 唐寅 纸本设色134.6×6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东篱赏菊图》明 唐寅 纸本设色134.6×6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陶渊明爱菊,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关键词恰是“悠然”二字,人至年老,沧桑历尽,然而,恰恰是因为已经足够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反而对世界充满了爱意,这才是真正的阔达。

唐寅有幅画曰《东篱赏菊图》,描述了陶渊明赏菊的场景。此图笔墨明爽透亮,干净利索,山高水长之思,跃然纸上,更以耸峙峰峦、郁郁青松展现了陶渊明高洁自乐的品质。

唐寅题诗曰:“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然趣,千载无人会此心。”所以,那是说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菊花可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的人。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们都算不上了解南山悠然之趣的人,更谈不上能欣赏东篱之菊了。

赏菊当然可以东篱看菊,但实在没有条件,也可以饮酒思菊,更可以读画品菊。作为四君子题材之一,菊花受到历代文人画家的喜爱,而画菊花者更是自古有之,各有特点,八大的菊花冷逸,青藤的菊花洒脱,吴昌硕的菊花厚重,齐白石的菊花鲜艳,然而,以重阳画菊来说,莫如沈周的《盆菊图》最有想法。

此图画秋郊赏菊之意,却写了一派园林景致。卷首一侧有杂树若干,或秋叶从容,或寒柳依依,有茅亭坐落于庭院,院里墙边则有盛开的菊花若干盆。亭内三人坐饮,意态悠闲,小童侍立。隔水则有茂树数株,景致简朴,布势疏朗,景物宜人,宛然深秋气候透明爽朗的感觉。画后作者自题诗一首:“盆菊几时开,须凭造化催。调元人在座,对景酒盈杯。渗水劳僮灌,含英遣客猜。西风肃霜信,先觉有香来。长洲沈周次韵并图。”乾隆皇帝步卷中沈周自题诗原韵题诗:

图中生面开,秋意镇相催。

篱下香盈把,霜前酒当杯。

画诗皆可入,蜂蝶岂容猜。

展卷清吟处,重阳得得来。

古人曾说:“会心处不必在远。”沈周此图以近昭远,以浅喻深,以菊花比拟于君子,可谓清爽通透,算得上“人书俱老”的人文境界。

无论登高还是赏菊,古人都喜欢饮酒,似乎无酒不得其乐。古代酿酒多为黄酒,或者纯粮食酒,在秋寒时候喝些足以暖身养神,但是,若没有酒怎么办?

无酒且当有酒,有花且做无花,写意人生,其实物质有无确实不太重要。比如陶渊明有诗曰《九日闲居》,写的就是重阳节至,他既不登高,也不赏菊,虽然秋菊盈园,但在乎的却是“时醪靡至”,没有酒喝,只能“空服其华”,以菊花香气为酒,聊以自慰。这种理想主义生活态度也算前无古人了。细读原文,诗曰: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魏晋以来,人们注重重阳节,主要是因为这一天是时间界标,故有“辞青”一说。

踏青的重点在春天。谈及秋天,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则曰:“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但是,欧阳修也说“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这个断句有点像惠能大师的幡动心动之说,总觉得过于简约,不如陶渊明在此诗中的论述更接地气。

老子说过:“无用之用,乃为大用”。人老了,容易说自己没用了,以至于颓废丧气,这不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小,恰恰是因为欲望大。若果真能体会人生处处皆是胜景,时时皆有所成,安心生活,享受人生,则是不是生活会更美好些?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一家人东奔西走,难得一起登高赏菊。此文且做高台、且做秋菊、且做美酒,为父母寿、为师者寿,祝福天下老人重阳节快乐!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编辑:杨岚

01 02

关键词:重阳 登高 菊花 重阳时节谈诗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