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用布贴出牡丹、孔雀、文鳐鱼,指尖上的艺术绝对令你惊叹!

2018年10月19日 14:20 | 来源:上观新闻
分享到: 

一走进展厅,便不由自主地被一组梅兰竹菊布堆画所吸引,鲜红色的梅花与枝头上的喜鹊相得益彰,兰花旁起舞的蝴蝶更为整幅画增添了一份灵动。很难想象布上艺术也可以这般精巧秀美。即日起,“十指春风 布艺掇英”——2018上海市第二届布艺(创意)作品大赛参赛作品展亮相同济大学博物馆一楼展厅。200余件布艺展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有轻巧实用的包袋、靠垫、挂件、摆件,更有不少情趣盎然的布艺画,不少参观者感慨,“布艺画上的牡丹、孔雀、文鳐鱼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应景的秋蟹图布艺特别受欢迎。

布艺集民间剪纸、缝制、刺绣和剪贴为一体,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绚烂之花,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代,《周礼》中就有“刻绘为雉瞿”的记叙。汉代刺绣已十分繁荣,唐代缝贴布艺形成了“贴绢”、“堆绫”等独特的手工艺。到了明清时期,布艺图案得到极大丰富,这种艺术形态进一步繁荣。漫步展厅,各种丝、绢、纱等织品以及零散布料,被非遗传人、社区居民或在校师生合理利用,或成为小巧玲珑的包袋,或成为各式香囊饰品。更多的是以布为画,题材也在传统的花鸟鱼虫基础上有所扩展,呈现“我的中国梦”等众多创新作品。

“牡丹花的叶子、花瓣要一片片分解出来,粘在硬纸板上,再贴上定型棉,用绸布包好。为了突出牡丹的华丽,有些花瓣还要用胶水一点点贴上金丝。”站在布堆画《花开富贵》前,创作者孟新民向好奇的观众仔细阐释她所钟爱的布艺。这幅牡丹图着实吸引了不少人,图中无论是花瓣还是叶片,均有浓淡、深浅之分,极具立体感和光泽感。“原本的布是没有过渡色的,我们就自己摸索,想办法染成过渡色,让布堆画的立体感更强,可以说染色是海派布艺首创。”

海派布艺发源于“堆绣”,通常先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图案形状,再经堆贴、绣制而成,此工艺在唐朝已极其繁盛。21世纪初,杨浦区布艺画传承人王励新将绘画和传统女红技艺结合,开创了海派布艺画的先河,孟新民便是她的徒弟。“海派布艺在色彩、技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海派布艺工艺和杨浦区纺织业材料的交融、碰撞,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布堆画艺术。”杨浦区文化馆馆长张亚非介绍。2003年,四平路街道将海派布艺引进街道老年大学,培养了一批布艺爱好者。海派布艺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在利用布艺画传统材料的基础上,王励新加入了丝绸、泡沫、金线等现代材料,让布艺画的外观更有立体感;她还独创了“分段染色法”,采用纯色布料来包裹,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颜料上册,描绘出渐变和立体的效果;为了简化创作,她还开发利用了牙签、胶水黏贴代替刺绣的简易方法,让没有女红基础的人也可以上手。

布艺展品《文鳐鱼》鱼鳞上的层次丰富和包边细腻,活灵活现。

为了参加此次大赛,四平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的十多名学员集体创作了《我的中国梦》布堆画组图,胖嘟嘟、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扎着独角辫的“中国梦娃”不停地用各种形象的手势,为大家送祝福、喻美德。黄浦区的刘秋雁以盘扣的填芯法创作了《春夏秋冬》组图,分别用白玉兰、牡丹、菊花、水仙这四种四季之花寓意祖国和上海繁荣昌盛。嘉定区的孙叶花通过布艺的方式将江南旗袍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身穿旗袍的女子跃然纸上。

“上一届赛事以传统作品题材为主,而这一届的主题有所创新,融入了不少现代题材。作品参与人也不再只是传承人、专家,而多了许多接触布艺不久的普通居民。”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文化办主任戈云峰说,杨浦纺织业发达,与布艺渊源颇深,希望将来以布艺为由头,带动杨浦区所有手工艺项目的发展。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4日,并由专家评委及大众评委共同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最佳人气奖等奖项。


编辑:杨岚

关键词:布艺 牡丹 艺术 海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