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论文凭空消失”是一封举报信

2018年10月25日 14:02 | 作者:张淳艺 | 来源:燕赵晚报
分享到: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梁莹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甚至包括硕士博士学位论文。(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青年教授的百余篇论文,怎么好端端地从数据库里凭空消失?对此,有数据库工作人员称,撤下文章是应作者的要求,“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论文是学者重要的学术成果,每一篇都凝聚着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学术期刊发表进而被收入知网、万方、维普等著名数据库,更是一种荣耀的见证,怎么会有人愿意亲手毁掉这一切?

“事出反常必有妖”,作者自己要求删除论文无异于一封自我举报信,梁莹教授的学术不端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正是凭借这100多篇论文,梁莹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过,当30多岁的梁莹教授“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这些昔日的“垫脚石”却成了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学术污点,对其声誉造成致命伤害。于是,她悄悄开始“排雷”工作,私下里和期刊社、数据库联系,将当年的论文像老鼠搬家一样分批撤下。

对于他人投来的疑惑,梁莹给出的解释是,自己以前的文章“研究水平很低”“不能代表我的水平”。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正如有学术期刊负责人所质疑的,“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说白了,恐怕还是那些涉嫌抄袭的论文经不起考证,当事人才欲除之而后快。只是,这种删除更像是掩耳盗铃,数据库里固然“眼不见为净”,但那些白纸黑字的期刊依然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叙说着一切。

人无信不立。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学术诚信是学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操守的试金石、学术研究的生命线。有关部门除了要调查梁莹抄袭事件之外,同时应该被调查的,还有撤稿的内幕。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的,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事实上,梁莹的多篇论文是在期刊社没有出具撤稿函的情况下,直接从数据库中消失了。数据库工作人员所说的“特殊原因”究竟是什么,撤稿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有关部门也要好好查一查。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论文 学术 梁莹 数据库 期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