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美术课”应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

2018年10月26日 13:54 | 作者:顾平 | 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 

2017年10月,在宁波“第七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上,我曾提出给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美术”公共课的设想(《“大学美术”:呼之欲出的公共课》),课程类似“大学语文”“大学体育”与“大学英语”。那么,为什么要给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这一公共必修课呢?

首先,人类生活与实践不能没有“美术”。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语言方式,它是艺术家运用美术媒材把对生活与社会的感知、体验,加以表达的一种创造行为。它的特征是创造、观念与图式。也就是说,美术是具有观念与图式的物质载体。研究表明,这些观念与图式,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与情感诉求。它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反应,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又被移植其中并产生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经验、价值观、审美取向,成为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象征符号和隐喻的源泉。由此,美术是人类生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描述、界定与深化着人类的经验。没有美术,不仅少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人类共有的这些基本经验、符号、隐喻与图式将无法建立,人们赖以生活与实践的经验、价值观、审美取向都将受到不小的影响,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窘境啊!

其次,“美术”之于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美术是人的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辅助并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通过美术训练,儿童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同时感知觉被激活,这是人接触世界并参与实践的基本能力。美术更好地训练了人的直觉与感性的认知力,这是不同于知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美术之于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对人的创造力培养上。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富有想象力的特征,正是复合着这种想象力在激发着创造。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美术教育还是一种心理调适,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身体化”转向“艺术化、审美化”,具有心理疗治的功能。艺术所具有的这一人文性质,在感染我们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正是美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慰藉之功能。美术教育本质更在“美育”,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品是审美最为集中与直接的物质,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正是基于作品的纽带,审美伴随其中,依赖教育予以激活。

  

其三,大学教育呼唤高品质的人才。在强调“人的教育”的当下,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素养?在学科细分的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学生们长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备了所谓的专业“智识”,而普遍缺失“感性认知”。这一缺失,让他如何看待周边那纷繁复杂而充满诱惑的形象世界?没有了“感性”的敏锐,还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吗?另一方面,社会传播的载体越来越依赖图像,图像成为激活生活与专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图像的识别与解读也成为当代人必备的能力。美术正是围绕“图像”展开活动的学科,而在人的形象认知中,视觉占有80%的比重。由此,“感性认知”必须依赖美术学科的教育予以实现;“图像释读”同样也离不开美术学科的诱导与培养。为了让大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与五彩的世界,为了让他们更多体会人类的经验,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直觉敏感与视觉感悟,为了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必须尽快通过“美术”学科的介入,提升其视觉认知能力,弥补目前不足,以“匹配”完善的大学教育。“大学美术”公共必修课为大学生视觉素养定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大学美术”作为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定位既在“视觉”也在“人文”。任何视觉艺术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两类信息。第一类,作为“视觉”的审美形态。作品只要以视觉呈现,就必须符合视觉法则,以实现“被看”而完成的感觉上链接。艺术家在专业训练中,他会选择对应的媒材,并归引到视觉呈现上,以形成一系列技巧。比如:中国画的笔墨、三远、写意、或水墨或浅绛或重彩;油画冷暖色感、色的明度纯度、肌理……都有专业的表现规则,共同为作品感性呈现服务。学生面对作品,就是基于这种感性的干预——审美体验,形成视觉经验——审美经验。第二类,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描述、分析、解释与判断,找到作品的人文意义。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他总是被触动而产生“想法”,这种触动可以是政治上的,或思想上的,或民俗的,或文人的,或情感的,或趣味的……之后他才去选择一种题材——对应现实中的物象,或具象,或意象,或抽象,或观念,予以表达。我们面对作品,就是要用各种“经验”,去分析作品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从而对作品人文意义作出合理的判断。“大学美术”教学就是对两种信息的诱导性提取!第一种信息更重要,课堂教学更应围绕这一信息的提取,让学生在不断“干预”中形成审美经验;第二种信息获得尽可能给予“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描述、解释与判断。借助课程,学生通过对艺术品长久的体验,整个思路与心理模式均发生改变,其对艺术品观看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们希望通过“看”的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视觉感知力的提升——对图像的视觉“形态”逐渐敏感起来,形成视觉“经验”,从而在提高审美判断力的同时,观察力、想象力也被激活,情感获得慰藉。


编辑:杨岚

关键词:美术 视觉 教育 审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