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收藏资讯

《永乐大典》的聚散离合

2018年11月01日 17:04 | 作者:杨印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计22937卷(含目录与凡例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收书七八千种,保存了明永乐朝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被称为典籍渊薮、佚书宝库。1562年,嘉靖帝又命重录一部《永乐大典》,自此,大典遂有永乐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


3


正本在隆庆以后不知所踪,下落成谜;副本亦是命运多舛,屡遭劫难。目前,海内外存世仅400余册,不足原书的4%,令人扼腕叹息。

这部“合古今而集大成”的皇皇巨著,由于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不幸遭遇,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故事和待解之谜。

编修缘起、过程及嘉靖重录副本

明太祖朱元璋喜读杂书,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书庶吉士解缙上言:“臣见陛下好观《说苑》《韵府》杂书与所谓《道德》《心经》者,窃谓甚非所宜也。《说苑》出于刘向,溺于妄诞,所取不经。《韵府》出元之阴氏,抄缉秽芜,略无可采。陛下若喜其便于检阅,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上虄唐虞夏商周孔之华奥,下及关闽濂洛之佳葩,根实精明,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上接经史,岂非太平制作之一端也欤?”

明太祖称善,但由于解缙恃才傲物等原因,修书之事未能启动。1398年,朱元璋又命侍读唐愚士等人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然而当年闰五月即驾崩,修纂之事随之搁浅。

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意图以文治笼络人心,于是对解缙等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六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解缙等受命召集百余人,组成修书班子,于南京文渊阁设局开纂。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修成进上,赐名《文献大成》。但朱棣并不满意,认为收书不够,尤其是宫廷新入藏的图书未能收入,于是在永乐三年,又命姚广孝与解缙等重修,这次延揽四方文儒宿学达二三千人。

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姚广孝进呈《永乐大典表》,朱棣审阅后甚为满意,亲自撰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永乐六年冬,清抄工作全部完成,计22937卷,11095册,大体10册一函套,分装1000余函。

《永乐大典》皆用明黄色丝绢包面,开本阔大,极具皇家富贵气象。纸张采用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的皮纸,“茧素灿如雪”,是书写的极佳用纸。全书正文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抄写,书法秀丽工整,还配有大量插图,形象逼真。

《永乐大典》修成后,最初藏于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大典亦随之来京,先藏于左顺门北廊,后移至文楼。可以说一直深藏于禁中秘府,即使内阁重臣也无权翻阅。而明朝皇帝大多并未直接利用过此书,仅有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阅览过。

嘉靖帝崇信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案头常置大典若干册,便于随时寻求养生良方。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奉天门、华盖、谨身三大殿被烧毁,嘉靖帝担心殃及附近文楼贮藏的大典,一夜之中传谕三四次下令搬迁至古今通集库,使大典幸免于火海。

为防不测,嘉靖帝决定重录一部大典。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正式任命高拱、瞿景淳负责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工作直到嘉靖去世次年,即隆庆元年(1567年)才大功告成,共耗时5年,嘉靖副本与永乐正本在内容和外观上别无二致。副本一直收藏于皇史宬,直至清雍正年间开三礼书局,才搬迁至翰林院。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聚散离合 国家图书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