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考古学研究聚焦古代文化交流

2018年11月08日 10:55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前,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召开。围绕这一主题,中国考古学会下设的16个专业委员会分别组织相关研讨,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英国、俄罗斯、越南等10余个国家的近400名考古学者参加了交流和讨论。

四川江口沉银遗址出土银锭

四川江口沉银遗址出土银锭

16场专业研讨

“在我国考古所、博物馆库房中,有大量的玻璃珠需要鉴别。”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家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介绍了玻璃珠的传播轨迹。

从玻璃蜻蜓眼、马赛克玻璃珠到金箔玻璃珠、印度洋-太平洋玻璃珠,再到郑和下西洋携带的玻璃珠等,安家瑶认为,从这5类玻璃珠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而这项研究的深入,需要国际合作。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至今,固然有种种原因,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融合,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指出:“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考古人艰苦奋斗、不断探索,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画卷日益清晰,使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化多样性及其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重要研究课题得以不断深入。本次大会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不仅是中国考古学界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外考古学合作交流的一次难得机会。”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考古学教授杰西卡·罗森表示:“几十年来,我来过中国多次,亲眼见证了中国考古的巨大变化和显著发展。正是这样的变化,让今日的成就显得更令人欣喜。而考古学也带给我们共同的语言,分享我们对这个世界过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愿望,而中国正在起着杰出的作用。”

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于1979年,为推动中国考古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本届考古学大会上,其下设的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文化遗产保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等16个专业委员会分别就考古调查、发掘和考古研究等内容分别进行讨论,推进考古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人头像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人头像


特设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

为了集中展示四川地区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此次考古学大会专门设置了“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在这次考古学大会中,我们成系统、全方位地向全世界的考古学者展示了四川尤其是成都的考古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从上世纪开始发掘的三星堆、永陵、江口崖墓,到本世纪的重大考古成果金沙遗址、老官山汉墓、江口古战场遗址等,都“展示了四川文物考古事业的巨大进步”。

特别是在“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讨论中,共有来自国内外的3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从四川史前和古蜀文明、科技考古应用、两周至秦汉考古、唐宋明清考古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对四川及周邻地区内的考古新发现、新研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批新观点。

“四川虽地处西南,但古代四川文化的灿烂并不逊色于中原,我们要有此信心,并且通过更多研究重新认识它在中华文明中的高度。”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仁湘表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推进公共考古参与和研究方面,堪称典范。考古学者需要在专业研究的同时,兼顾公共考古。同时,新媒体与考古相结合,正在成为趋势,因此,公共考古不仅要有开放的眼界,也要有挖潜的能力。”

石兴邦获得终身成就奖

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95岁的著名考古学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兴邦先生获得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据了解,石兴邦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

半坡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衍生出许多的课题,也成就了许多的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对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数次考察,石兴邦开始构建中国新石器文化体系的轮廓,他强调由自然环境史和大经济史的研究出发,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和文化史,重视神话传说提供的线索,重构信仰传统,进一步探索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这样的史前史研究思路与实践,为后人提示了完整的方法论。

在此次大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的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等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北方石叶技术所反映的技术扩散与人群迁移》《欧亚大陆最东端的莫斯特遗存:内蒙古金斯太遗址研究》等10个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会金鼎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振宇等10人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青年学者奖金爵奖。


编辑:杨岚

关键词:考古学研究 聚焦古代文化交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