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在全国政协最早倡导推动下———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 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

2018年11月12日 10:30 | 作者: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第二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11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记者在论坛上获悉,新安江流域作为我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启动以来,上下游坚持绿色发展走出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六年来两轮试点累计投入补偿资金39.5亿元,全流域综合治理投入资金126亿元,为我国跨省流域综合治理做出有益探索。

安徽境内的新安江与浙江境内的千岛湖互为上下游,由于上游来水水质的持续恶化,千岛湖水环境污染问题随之日趋加重。2010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的张梅颖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经过深入调研,形成《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得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与重要批示。2011年11月,全国政协人资环委主持召开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财政部、环保部、浙江省、安徽省等方面参加的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口协商会,推动国家部委和皖浙两省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抓紧建立相关工作机制。

治湖必先治流域,在全国政协等方面的共同推动下,2012年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千岛湖上游新安江流域正式启动。试点实施六年以来,新安江上游水质为优,跨省界面地表水为二类,连年达到补偿标准,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取得阶段性成功。

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张梅颖在论坛中表示,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要保持新安江水资源保护的良好局面,一定要树立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而且要实行好水好价,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才能激发保护新安江母亲河的内生动力。张梅颖强调,新安江的保护同大江大河一样,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在国家层面构建长期稳定的投入和多元补偿机制,并真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就将在中华大地成为现实。

据悉,日前第三轮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正式签订,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逐渐进入常态化。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生态 流域 补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