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点亮心路——江苏省淮安市政协助力乡村振兴记事

2018年11月22日 08:44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1月初,苏北大地寒意渐浓,夜幕早早降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高镇孙圩村的村民却感到了温暖和敞亮:“过去一到晚上,村里就黑乎乎的。现在道路亮堂了,咱也知道乡村振兴的路咋走了。”

timg

资料图 新华网

孙圩村结束了没有路灯的历史,村民们的心气也比过去顺了许多。这离不开淮安市政协“委员走镇进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支持。

“路灯装上了,致富的路明亮了”

淮安位于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当地乡村振兴对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之前的调研中,淮安市政协发现,一些基层干群对乡村振兴的政策还不够了解,对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尚不明晰,甚至在思想上还有一定顾虑。

今年6月,为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共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淮安扎实有效实施,淮安市政协决定在全市35个政协“委员之家”小组422名委员中,开展“委员走镇进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要求各个委员小组与一个薄弱村结对帮扶,发动政协委员深入乡村正面发声,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维护稳定。

按计划,2018年为活动的调查研究阶段,要求各个小组深入结对镇村开展调研,在结对镇村举行一次政策宣讲,召开一次发展座谈会,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做一些民生实事。2019年至2020年底,为帮扶实施阶段,各小组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落实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取得实效。

委员之家第八组对口孙圩村,在村里调研时,委员们发现有的村民对乡村振兴并不“感冒”。“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路都看不见,还振兴啥啊。”有村民抱怨。情绪背后有问题,委员们深挖问题了解到,孙圩村没有路灯,不能适应村民的生活需要,也对当地产业发展带来许多不便,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瓶颈。

委员们决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为村民理顺情绪。漆冠凯委员决定捐赠太阳能路灯,他和合作伙伴一起考察设计,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不到一个月,价值20万元的180余盏太阳能路灯立起来了。

“路灯装上了,致富的路明亮了,乡村振兴的路一定会越走越敞亮。”村民们情绪高涨起来。

委员们不仅点亮了孙圩村的道路,更点亮了群众乡村振兴的心路。

打通政策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有效凝聚乡村振兴共识,淮安市政协要求每组委员在活动中都要进行一次政策宣讲。为此,市政协专门印制了乡村振兴宣传手册。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讲话精神、乡村振兴的淮安路径、淮安本地乡村振兴典型、外地乡村振兴经验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委员们带着宣传手册走镇进村,在完成统一的政策宣讲基础上,还结合自身专长和镇村所需,进行个性化的政策宣讲。

委员之家第十四组对口联系淮安区钦工镇贾庄村。贾庄村靠近开发区,一直想发展工业经济。这对当地平整土地、兴建标准厂房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贾庄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很多村民盖起了三层小楼,高企的拆迁成本让村干部十分头疼,如何发展的困惑长期难解。

“国家和省市都有全域旅游的政策。贾庄村靠近城区,也靠近旅游景点。为什么不打打全域旅游的主意?”姚顺忠委员在村里调研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村干部耳目一新。

姚顺忠委员为村干部分析:靠近城区和既有的旅游景点,客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投入少,又可以充分吸纳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一番分析让村干部豁然开朗。在委员之家第十四组委员的共同努力下,贾庄村调整发展思路,明晰了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旅游规划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委员之家第九组对口帮扶淮阴区淮高镇金星村。在帮扶过程中,村支书坦言,知道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但是究竟如何发展还不清楚,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所欠缺。朱爱华委员利用自己熟悉政策的优势,为村干部讲解多个部门的帮扶政策内容、争取帮扶政策的条件。目前该村已经找准了争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正在努力争取政策落地。

在走访村里的一家民营医用耗材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徐荣向委员们道出难处:新型的消毒剂已经研发投产,产品质量已经达标,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市场。俞伟男委员当即打电话联系卫生部门详细咨询政策,第二天又安排企业负责人与有关政府部门对接。现在企业产品已经顺利进入国内市场,正在考虑打开国际市场。

委员之家第七组对口帮扶涟水县朱码镇军田村。委员们为当地贫困老人联系了免费用午餐项目。为做到精准帮扶,委员们逐一走访贫困老人,并对帮扶对象进行公示,接受全村的监督。

在走访过程中,一位吵闹到村委会的老人引起了委员们的注意。原来,老人因为家庭收入略有上升,刚被退出了低保。委员们一面为老人分析当前的低保政策,解释低保标准制定的依据,指出其确实已达到退出标准,一面又看到其确实存在困难,并尽力提供帮助,这位曾经的低保户对退出低保终于表示理解。

据悉,截至目前,各小组均深入帮扶村举行政策宣讲,召开座谈会,共撰写调研报告50余篇,做成民生实事近30件。

“政策是用文件下达的。委员们走镇进村就是要利用熟悉政策和了解民情的双重优势,将政策、文件的‘普通话’转化成基层干群听得懂、喜欢听的‘地方话’,打通政策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给党委和政府,打通民意到党政部门的‘最先一公里’。配合做力所能及的实事,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成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淮安市政协主席王维凯如是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乡村 振兴 政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