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冉昊:对外开放,发展中国造福世界

2018年11月23日 17:17 | 作者:冉昊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作者:钟轩理

“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十分重要的讲话,郑重宣示了新时代中国以自身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全球共同开放、助力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景和情怀,充分彰显出中国人民的开放品格、开放气质、开放胸襟。

一、 40年来中国发展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取得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开放促改革,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坚冰,打开了吸引外资的局面,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和重要“窗口”。之后,天津、上海、大连、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上海浦东成为开发开放新高地,积蓄已久的改革动能被激活。从北到南,中国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从这里,中国人看到了世界,世界也看到了走向开放的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沿岸的10个中心城市全部对外开放。此后,其他17个内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内陆边境城市也相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

进入21世纪,中国人以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又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2001年12月,经过15年马拉松式的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多边贸易大家庭的第143个成员,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有了共通的“经济语言”。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范围、领域、层次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入实施,从沿海开放到内陆沿边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制造领域开放到服务领域开放,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大格局。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了发展的主动,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给经济全球化前景增添了亮色。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物出艰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碰到过风浪,但最终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取得了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奇迹。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开放促繁荣促发展。通过对外开放,我国获得了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3.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5%,总量已达12.3万亿美元,所占全球份额由1.8%升至15.3%,2010年后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40年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超过147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一大批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全球配置资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成长起来,有力提升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20多年前,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只有3家,而到2018年,中国上榜企业已经达到120家,仅次于美国的126家。凭借着改革开放打下的雄厚物质基础,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我们成功抵御了各种风险挑战,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外开放大大提升了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获益者。这4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增长率达8.5%。中国人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日子一天天变好。兜里有了钱,出手也大方。“双11”从2009年的一次普通促销活动,逐步演变为全球最大购物节。今年共有超过18万个国内外品牌参加这场消费盛宴,仅天猫商城当日成交额就达2135亿元。这些惊人数字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是中国人的购买力和生活品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过去几十年,我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并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对外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对外开放不但让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也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实现思想上一次次大变动、新觉醒,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人民群众的精气神越来越旺盛,奋发有为的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社会主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正在形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995年至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由0.05亿人次升至1.3亿人次,年均增长17.6%,排名从世界第17位升至首位。迈出去的是脚步,改变的是眼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像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百姓寻常话题。据相关机构调查,支持政府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继续参与巴黎协定的中国民众比例高达97%和94%。

二、 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把世界的机遇变成了中国的机遇,更把中国的机遇打造成了世界的机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有效促进了世界经济再平衡。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为带动出口国当地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五年来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超过60%的人口和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贸易。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1亿美元的税收。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合作平台,没有地缘政治目的,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不会关起门来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说的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而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对世界各国而言,把握住中国市场的商机,就等于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世界商家到中国“赶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成交额达到578亿美元,4500多名各界知名人士出席虹桥国际经贸论坛,这几个数字格外引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让世界为之振奋。

在一些国家急于关上大门的时候,中国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这是给全球稳定发展的一颗“定心丸”,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展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平衡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中国的贸易“朋友圈”越来越大,贸易伙伴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多个增长到现在的230多个。2010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最大的进口电商消费国、全球服务增长的最大贡献者。面对无限商机,扩大对华出口的企业纷至沓来,在中国安家落户的企业也接踵而至。今年,美国特斯拉、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德国巴斯夫、宝马等企业巨头纷纷在华投资设厂或扩大生产。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宣示进一步主动扩大开放,是对保护主义最有力的反击和对经济全球化最有力的支持。

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力助推全球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与霸权主义者打交道,常伴随着战和乱、血与火;与中国打交道,收获的不仅有和平、友谊,还有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截至今年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万列,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极大丰富了沿线各国人民的生活。在万里之外的非洲,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开通一年多,运送旅客已经突破200万人次。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使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管理经验的肯尼亚“世纪工程”,大大便利了当地人员往来,很多当地人的生活范围就此打开。中国所到之处,不仅带去道路、桥梁、资金和企业,还带去学校、医院、剧院和体育馆,让当地民众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中国是促进南南合作的主要力量,是全球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最大投资者。中国维和部队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坚力量,白衣天使在非洲和中东多地救死扶伤,文化使者促进各国人民的交流和了解,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向海外,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担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中国正在建造‘通往繁荣的桥梁’”。作为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寻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增进全球福祉、促进共同繁荣。

三、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上世纪80年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国内有人担心“变质变色、被腐蚀”,有过“中国的大门要不要打开”的困惑。时光走到今天,一些国家大搞保护主义,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步其后尘,筑起贸易壁垒?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他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

“激发进口潜力”发出了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中国之邀。随着中国消费升级趋势蓬勃发展,国内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中国需要进一步丰富市场、增加进口。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算,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并且这个市场的规模还在以年均9%左右的高速度增长。这就意味着,来自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主动把中国市场作为主要目的地,而中国市场也将成为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相互对接合作的大平台。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扩大开放为中国带来的,不仅有市场上更加丰富的商品,更有聚集全球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经济动能。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显示出开放包容、挑战自我的从容气度。庞大的中国市场为不同类型的外资企业带来众多商机,新型产业、行业进入我国,在更好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竞争加剧、迭代冲击等诸多挑战。挑战背后就是机遇。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及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将会极大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我国综合实力将再次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体现了中国市场开门迎客、一视同仁的诚意。为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不仅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态度,更是向世界表示的一种诚意。世界银行报告说,中国在过去一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全球排名比去年提升30多位,中国相关领域改革“令人惊叹地快速且有效”,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国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2013年9月至2018年4月,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置了上海、广东、天津、海南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继续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提供了全球治理改革的新路径。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带来了共同机遇。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联系,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日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主张坚定捍卫多边贸易体制。近年来,中国始终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0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了高水平的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钟轩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中国 开放 世界 全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