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科学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8年12月11日 10:30 | 作者:韩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与“科学家很忙”这个公众认知相矛盾的,是大部分中国科学工作者觉得能真正用于科研的时间并不充沛。简言之,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时间不短,但直接工作时间不足。

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非直接工作时间里,科学工作者忙着考核、评奖、拿项目以及参加社会活动。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帽子”满天飞。为什么疲于应付还是要应付?原因在于“帽子”与个人待遇、配套资源关系密切。更有甚者,某重大专项预算要填报60多张预算表,材料费测算必须具体到试管、滤膜等具体单价和数量等。

12月7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强化基础研究,促进重大原始创新”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参会发言的13位全国政协委员中,有8位“两院”院士。他们在发表观点时,不由谈到了各自的体会和当前的现状。

从1956年起,党中央就规定要保证科学工作者有六分之五的工作日用于业务工作。到了1975年,这一规定被作为整顿科技战线的要求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也提出,确保用于科研和学术的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五。

再有天赋的科学工作者要想做出成绩,都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成本。尤其科学研究又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和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使得科学工作者更需要集中精力长时间进行艰苦攻关。

曹健林委员

曹健林委员 人民政协报记者 齐波 摄

“重大专项自2008年启动以来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带动了产业整体跃升。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前期的基础研究积累。”曹健林委员强烈感受到,今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科技界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可谓空前。

“但目前在部分企业的加工流程中,精密加工的‘最后一刀’采用的是外国机床。”曾经担任过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的曹健林以有“工业之母”之称的高档数控机床为例,道出“材料是最大限制之一”的窘境。

在能源、材料、制造、农业、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基础研究是“补课也是“提前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但研究人员中却有一些无法坐热“冷板凳”,起身追逐“帽子”“场子”“位子”的人。

当责备他们的浮躁功利、追名逐利之心时,是否也要冷静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冷静理性的科学工作者无法安坐呢?

在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个平台上,科学家们的观点得以充分表达。他们认为:科研管理体制的问题更为深层——过度用行政权力和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和进行评价,科研人员按照行政干部管理等因素,造成了一部分人热衷于戴帽子、跑场子、争位子,导致科研时间难以保证。

现今,在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基础研究的成果很快就会变成产业化的发展。而随着社会需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基础不够不扎实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解决问题实现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科学工作者的生产力。

而发展生产力,先要解放生产力,就需要把从科学家们那里拿走的时间老老实实还回去。好比,要想中国的科学之林春色满园,先要俯下身子,勤勤恳恳除草、浇水、施肥,为百花百草提供“长大”的环境。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时间 科学工作者 科学家 都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