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双创”迈向2.0时代 还需多方位提升

2018年12月14日 15:17 |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彰显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双创”开展以来的4年时间里,我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保持着良好势头,创业群体趋向多元化,“双创”热情持续迸发,“双创”正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生态体系全方位优化的崭新格局,正迈向打造“双创”2.0升级版的新阶段。

四年来“双创”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第一,产业服务体系已经初步搭建完成。

2014年以来,中国创业投资的整个产业服务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在之前,创业者想要找到资源、投资人、合伙人、适合办公的创业场地及创业的服务机构是很困难的,目前这些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配套,并不断趋于完善。

第二,整个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如今“铁饭碗”早已是陈旧观念。“双创”提出以后,有创意、激情和理想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创业来实现梦想,并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双创”氛围。而国家层面,培育“双创”意识和理念,也是激发民间创新创业动能的重要条件。

第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配套政策更加完善。

“双创”提出之前创新创业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小。现在国家和政府对支持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都趋于完善,比如说一些创新创业的补贴和奖励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政策鼓励了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同时,政府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创业创新大赛蓬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在各地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打造“双创”2.0升级版要选准突破口

在“双创”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着需要正视和改进的问题。

第一,当前“双创”的确遇到了需要着力破解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优化和相关改革的深化。

目前各地“双创”服务大多处于初级阶段,服务机构虽一窝蜂涌入,但多提供的是基础服务。而市场急需的是分级、分类别的层级化服务,需要更具特色的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社会资本、政府政策、服务体系等多个层面给予支持,形成多要素互动、多主体协同的“双创”格局,并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参与创业。

第二,深化阶段应该开展专项产业升级服务。

各地方应该探寻契合地方特色和经济转型的行业,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把这些行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实做透。比如,某城市适合其的产业方向是智能交通或新材料,这个城市就要在智能交通或新材料这个方向的上下游做更多的布局,而不是一窝蜂投入到泛泛的科技创新领域。专项的产业升级要看当地的优势资源配套情况是否能支撑整个产业的转型。

第三,搭建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合作通道。

在服务体系里面应搭建更多的大中小企业合作通道。当前的创新创业与产业之间存在脱节。比如,早期的科技创业者在做研发时,对整个产业其实并不了解;而上市公司和大企业对于创新的需求也并没有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有效传达给广大创业者,中间出现脱节。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除了满足基础服务,同样要构建企业间通畅的信息沟通通道。

第四,科技人员的创业环境需要改善。

目前科技人员创业普遍缺乏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经验。纯粹的科技人员创业团队很难配齐,需要有针对地给与政策、资源、服务的倾斜,包括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配套的专业化培训,教他们怎么样能更好地去了解市场、进行团队合作和市场验证等服务的工作。

第五,政府应加强持续投入。

美国是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心以及前沿。二战后,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积极介入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日趋系统完善。其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有11个研发经费超过1亿美元的联邦政府部门参与,约每年投入资金25亿美元,支持初创公司的高风险创新项目,约有25%的公司在其支持下成立。

中国也应由政府牵头成立鼓励早期科技创业的基金,以此促进科技项目创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发挥创新创业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作用。(李建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创业 创新 双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