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赵蓓文:“引进来”“走出去”深化互动

2018年12月17日 15:48 | 作者:赵蓓文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赵蓓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双向投资的格局逐渐形成。

吸引外资的新引擎

从政策性开放走向体制性开放,标志着开放战略的升级。“1+3+7+1”自贸试验区格局的形成,标志着开放战略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

一方面,通过建设上海自贸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其他地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016年8月,在原有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上,增加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4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宣布成立。“1+3+7+1”的12个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初步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自贸试验区凭借制度优势,在吸收外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吸引外资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探索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下一步,还有必要加强与金融、贸易、投资战略的互动,特别是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互动。

一是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互动。新时代,引进外资政策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上的提升。

二是对外投资与金融发展的互动。一方面,发达的金融体系不仅能为跨国并购活动提供服务,而且在将外资潜在溢出效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外投资的发展对资金运用、业务品种、服务手段、工作效率、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三是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的互动。从实践来看,中国需要以投资跨越贸易障碍,扩大贸易的资源供给。

形成东西互济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而且将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

第一,以“一带一路”为动力,实施双向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

投资创造贸易。“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战略带动企业投资的典范。国有资本带动民营资本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以“五通”实现发展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全面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共赢。本质上,“一带一路”建设是投资创造贸易、实施双向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

投资促进贸易。通过渝新欧、郑新欧等“中欧班列”的贯通运行,带动重庆、郑州等相关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双向投资,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动内陆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协同发展。

第二,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实现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的协同发展。

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协同发展,构筑便利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可重塑沿海开放高地新优势。“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和“1+3+7+1”自贸试验区格局的叠加,打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使国内大市场在两大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实现双向投资的协同发展。

第三,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促进各地区吸引外资的协同发展。

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推动各区域“组团式”引资。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的方向转化;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以适用技术为主,以解决当地就业和社会发展,突破技术和管理瓶颈,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区域实施“组团式”引资,逐步形成东西互济的格局,并根据高、中、低端产业链的不同需求,以“梯度型”经济圈为基础,制定产业规划,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推动“总部—加工基地”发展模式形成。发展总部经济是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外资战略、政策的重要抓手与途径。在制造业领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要面向全国,以中部地区为腹地,推动“总部—加工基地”发展模式的形成。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可探索“总部—次级总部—内地次次级总部”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提供信息平台、融资平台、人才平台、物流平台等共享平台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进一步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总部经济辐射效应。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发展 试验区 投资 自由贸易 互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