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大事记 政协大事记

国企改革中的政协力量

2018年12月18日 14:4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

在中国,改革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更加全面和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仍是核心,国企改革仍是重点。

2015092205

    2015年9月22日,本报财经周刊报道国企改革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领域,走过了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改革发展历程。面对中国和世界,中国国企交出了一张靓丽成绩单。2018年10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国有企业(以下均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76.2万亿元,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7.3万亿元。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50.3万亿元。而回顾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仅有4488亿元,工业总产值4231亿元(按所有企业均为国企计算)。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指数型的增长。

中国国有企业在世界舞台上也有耀眼的表现。北京时间2018年7月19日晚,最新版本《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其中,120家中国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接近美国的126家。数据显示,在120家中国企业中,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48家中央企业上榜,还有11家财政部出资企业上榜,24家地方国有企业上榜,国有企业上榜总数为83家。

2017年3月9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内灯火辉煌。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傅成玉常委作《重视国企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大会发言:国企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全国各地国企改革已进入重要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意义非常重大。

国有企业改革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进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从1980年初期的放权让利增强企业活力,1985年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及股份制试点,到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提出加快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以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2002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国企改革主要以分类改革为前提,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全国两会,国有企业改革话题必是热点之一;而从政协的工作来看,国企改革也是政协每年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参与政协的那几年,每年都会参加有关国企改革的调研和座谈,具体次数已经记不清了。”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庆的眼里,改革开放的40年,是国企改革的40年,也是政协参与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40年。在国企改革的发展进程中,政协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后,在当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国企改革、职工保障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当时来自湖北的全国政协委员辜胜阻所作的《推进中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对策思考》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1999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脱困最重要的一年。这年初,党中央决定下一届中央全会讨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决定下一次常委会会议的主题是贯彻中央全会精神,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率领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会前进行专题考察,为常委会做准备。1999年7月20日至8月1日,陈锦华率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到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辽宁省进行视察。7月29日,视察团结束行程前,与辽宁省政府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视察结束后,视察团进行讨论总结,写了《关于辽宁国企改革及三年脱困情况的视察报道》,并由陈锦华副主席代表视察团在常委会上作正式报告。与此同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也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作为全年重中之重的调研课题,经多次召开主任会议、主任扩大会议和专委会全体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约请部分有代表性的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座谈,形成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建议》和《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建议》两个报告。以上两个报告,当时报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为中共中央召开十五届四中全会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参考。”有委员回忆说。

2013年,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所处地位的讨论不绝于耳,二者如何协调发展,如何融合发展,这不仅需要舆论的导向也需要新的政策指引。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于2013年4月17日和5月28日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并于4月22日至26日赴湖北省、上海市进行调研。作为长期关注、参与国企改革的老兵,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参与有关国企改革的多场政协调研之后,再次担起此次专题调研组组长的担子。

“国企改革是个大话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政协的关注和参与的脚步也从没放缓过。”李毅中拿着当年7月份所做的这份厚厚的报告告诉本报记者,这就是在当时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报告。

经过调研,专题组认为,各级政府在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缺乏平等环境,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调研组为此形成了意见:建议要端正舆论导向,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通过深化财价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等手段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在李毅中看来,当年解剖麻雀式的政协调研和座谈,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了准备,也为摸清国企改革中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依据,从领导关注和产生的意义来看,至今在国企深化改革中,很多意见和建议仍有很大的现实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李毅中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落实到企业做好顶层设计”作了大会发言。“无论是委员的报告还是提案,总结出来的问题和意见都绝不是主观臆想,都是政协周密组织,委员辛苦调研,大家一起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脚步丈量,多地调研、走访、座谈得来的意见。40年来,我相信有关国企改革的大小报告、委员提案等建言已经是数不胜数了。”李毅中说。

连续几年,东北三省的经济数据并不亮丽。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的重头戏,是牵动影响东北转型改革的关键。其中国企改革该如何推进,几乎决定了东北三省的未来经济转型方向。2016年3月至4月,全国政协组织了东北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题调研,其中黑龙江省调研组由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任顾问,共32名委员和专家学者参加,分为综合组、石化和装备制造组、煤炭组、森工组四个专题小组,分赴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鸡西、七台河、牡丹江、漠河等地进行调研。

委员们认为,国资国企改革滞后是东北经济的症结,也是破解东北经济困局的切入点,必须下决心牵住这个“牛鼻子”,下功夫深入推进。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唐建武认为,应大胆突破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资、多产业布局、多区域协调发展”等举措盘活国有资产,与此同时,给予地方国企改革更多自主权。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夏德仁则认为,应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真正把这些国企推向市场。同时全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最终全国政协就此次调研形成了深入的调研报告,特别是对于东北三省的国企改革如何突破困局形成了一定的意见。

正如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马正武所说,在中国,改革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更加全面和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仍是核心,国企改革仍是重点。全国政协作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智囊群体”,必将聚焦和关注时代热点和国计民生大事。全国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所做的大量调研工作,每一项调研成果,每一份调研报告,每一个政协提案都是委员智慧的结晶。

国企改革,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政协力量也将一直在持续……

编辑:曾珂

关键词:国企改革中的政协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