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大事记 政协大事记

从毕节的万水千山走来

2018年12月18日 15: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8-12-18t10_P_1_984_484_1953_1042

1985年,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只有5个“读书人”,且没有一个小学毕业,三年级是“最高文凭”。如今,在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的“同心”教育扶贫的帮助下,解决了海雀村师资、校舍问题,修建寄宿制学校1所,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孩子们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朗朗的读书声环绕在山村上空。 

C2018-12-18t10_P_1_114_2172_378_2553

   2018年,人民政协报集中就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进行重点报道。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的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一场千百年来未曾有过、世界各国皆未破题的“消灭贫困最后一战”就此启帷。

自十八洞村西行约600公里——贵州毕节,是曾经西部贫困的典型。

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毕节,同样是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发挥政协统战独特优势,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共赴全面小康的发轫。

毕节试验区30年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政协统战集聚各界智慧力量“为苍生立命”的写照。

30年来,毕节试验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从1987年到2017年,生产总值增长102倍、财政总收入增长170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倍、26倍。

GDP增长百倍,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样增加了百倍。

脱贫攻坚的号角自2013年吹响,成为新时代的全新课题。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成为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毕节是一个显著的路标。

毕节,贵州大山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城市,如今,她已经闻名全国,人们再提起她的名字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后边缀以“模式”二字。

因为扶贫。

1985年6月,新华社对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88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海雀村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交界处,海拔2300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贵州扶贫开发一类重点村。“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雾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做地皮磨。”一段流传于上世纪80年代的顺口溜,道出了海雀村的贫困状况。

经济的贫困源于知识的贫乏,知识的贫乏源于教育的落后。赫章之贫穷,根在办学条件差、教育发展滞后。1985年,海雀村只有5个“读书人”,村里学历最高的正是当时的村会计文朝荣———他上完了小学三年级。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1982年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海雀村的大小山坡都是光秃秃的“和尚坡”,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每到年底,村里就有群众开始缺粮;青黄不接的四五月,更有农户断炊,只能以野菜、马铃薯叶果腹。

文朝荣带领村民艰苦奋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树造林30年,为上万亩贫瘠荒凉的山岭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如今的海雀,“油路通到寨中央,家家户户小洋房,环境优美村庄靓”,实现了由穷“海雀”向“金凤凰”的蜕变。海雀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从1985年的33元升至去年底的8493元,近1/3农户买上了小汽车。

97岁的苗族大娘安美珍见证了“海雀村”的沧桑巨变———

33年前,新华社记者刘子富用笔记录下了安美珍大娘家的贫困现状: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下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如今,老人家已经精神矍铄、身子骨硬朗,日子也越过越安稳,儿子马正安算了算:老母亲每个月拿75元养老金、100元高龄津贴,每年还有退耕还林补助1000元,入股养鸡场去年分红2727元,食用菌大棚投产后也有分红。

随着试验区开发扶贫强力推进,安美珍大娘一家脱了贫,还享受到了养老、合医等民生保障,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海雀”变凤凰,这是毕节30年巨变的缩影。“全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毕节也成为全国集中连片地区脱贫的典型。海雀村的巨变,其中既有文朝荣为代表的当地干部的以生命为代价的无私奉献,有安美珍这样的群众靠双手和汗水扎实拼搏的身影,更有着来自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的一份功劳。

可以说整个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史,同样是一部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倾情帮扶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在这一过程中,统一战线广泛参与、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年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一代又一代领导同志,进深山、走村寨,入农户、问疾苦,深入调研,推进工作;一批又一批政协、统战系统的干部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挂职蹲点,与毕节各族人民一道克服困难,携手奋斗;一个个“同心”新品牌孕育而生,一个个扶贫新难题迎刃而解,一个个发展新亮点竞相呈现……

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发挥渠道畅通优势,为毕节发展鼓与呼;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为毕节发展谋与筹;发挥联系面广优势,为毕节发展联与引;发挥资源密集优势,为毕节发展聚与合,谱写了同心共建毕节试验区的精彩华章。

三十而立的毕节试验区,探索出一个真理,要告别贫困,光想没有用,得扑下身子真干实干;四十不惑的改革开放同样告诉我们,除了埋头苦干,还要善借外力。

“毕节不脱贫,统一战线不脱钩;毕节脱了贫,统一战线不断线。”来自统一战线的朴实承诺,给毕节各族干部群众吃下定心丸。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全国政协、统一战线在毕节共协调实施“同心工程”项目1600余个,完成投资850余亿元,培训各类人才28万余人次,资助贫困学生8000余名,协调企业签约项目350余个,签约金额4200余亿元,为毕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毕节的山依然高,但路已不再远。从古驿道上的马蹄绝响,到火车、飞机三位一体的完美呈现……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让天堑变成了通途,开启了大进大出、畅通无阻的新局面。一批批“毕货”走出深山,天麻、竹荪、皱椒、茶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一曲“同心同德跟党走,同心同向奔小康,同心同行谋发展”的合唱乐章响彻乌蒙大地。目前的成绩并不足够,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两年时间,难关险关硬骨头都在前面,必须再振精神、尽锐出战。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就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

这经验,不是为了毕节而总结;这条路,同样也是为更多像毕节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早日告别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而探。

2013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又一次强劲吹响,而毕节的经验,对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尤为宝贵。

汪洋主席在今年7月召开的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指出,“统一战线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培育特色脱贫产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搞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助推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一要求,不只是就毕节而谈,也是对自2016年以来开展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总体部署。同样,要求也不只限于为统一战线提出,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政协在这项急难险重任务之中责无旁贷。

2016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正式启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这是中共中央赋予统一战线的一项新任务,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新领域。

就任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不到一个月时间,汪洋就专门对这项工作提出要求,希望各民主党派中央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共同为脱贫攻坚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对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提出具体要求。

两年多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须臾不歇、不遗余力地在推进———

2017年3月至6月,全国政协围绕“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先后压茬开展两轮监督性调研活动,由全国政协主要领导率队,组成15个调研组43个调研小组,先后赴15个省区市75个县区,集中开展实地调研,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主攻脱贫攻坚的全面性、持续性、基础性、根本性和可靠性问题。

这次调研规模史无前例———先后召开协商座谈会近300场,深入104个村、600多户农户,聚焦10多个方面的46个重点问题。以这次调研为基础,全国政协当年6月召开以“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就巩固脱贫成果、保证长期稳定脱贫,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着力提高扶贫综合效益,探索脱贫新经验、鼓励地方创新精准扶贫落地方式等具体问题凝聚全体政协常委、委员的智慧与力量。

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人民政协双向发力在于凝聚共识、建言资政。这些本质要求都充分体现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之中,也充分彰显着政协、统战的独特优势。

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各民主党派中央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认真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推动中共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帮助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和改进脱贫攻坚工作,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主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聚力,要得到包括地方党政部门和群众的情感认同,既要监督干,又要帮着干。两年多来,来自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真情实意的监督换来的不是各地党政部门和群众的“不舒适感”,而是充分的理解和真切的渴盼。

对口省区党政部门积极采纳民主党派和各级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完善扶贫工作的细节,推动方案不断优化,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把民建中央反馈的问题,整改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一盘棋”来推进;中共湖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与来自12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交流座谈长达6个多小时,直面民进中央提出的问题,研究整改落实。

各民主党派中央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寓帮扶于监督之中”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不能只是看人拉车,也要帮忙推车”,民主监督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推进,督做并举形成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赴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

编辑:曾珂

关键词:从毕节的万水千山走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