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大事记 政协大事记

情牵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协身影

2018年12月18日 15:3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甘肃永靖黄河三峡。

甘肃永靖黄河三峡。

2017年9月21日生态周刊版面

2017年9月21日人民政协报生态周刊版面

早在1983年,我国就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逐渐起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中央转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有关环境保护的。

也是在这一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开始迈上法制轨道。

然而,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在促进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尖锐。

这种情况下,“九五”期间(1996-2000),我国确定实施“33211工程”:即对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两控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一海(渤海))制定区域和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拉开了规模污染治理的序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其放到了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走上了标本兼治的快速路,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南水北调工程如何

从“幕后”走向“台前”?

12月12日,当北方40多个城市的人们习惯性地打开水龙头,享受着良好水质带来的舒适、便捷之时,可能并不会想到这背后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

4年前的那一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清澈的江水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向北奔涌而来,至此,“南水”成为了北方40多个城市的主力水源,受益人口超1亿。通过实施生态补水,南水更是让北方多地河湖干涸、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等问题得到了缓解。

南水北调,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仅中线工程顺利通水,就凝结着20万建设大军艰苦奋战、40余万移民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

也许更多人不了解的是: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与推进其实与全国各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密切相关。

时光回溯到1998年。顺应国家发展形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以下简称人资环委)正式成立。之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协也相继成立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从此,全国及各地政协有了专门的委员会以关注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为己任,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

上世纪末,正值北方广大地区连续严重干旱,天津、济南等华北与山东半岛许多城市被迫采取限时限量供水,充分暴露我国北方地区供水系统的脆弱性。

南水北调工程究竟能不能实行?这个经过长达半个世纪讨论的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成为刚成立的人资环委关注的议题之一。

经过实地调研和大量分析研究,委员会形成了《关于加紧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调研报告,提出应加紧实施南水北调,并抓好江河治理、农业节水等五大工程建设。调研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

到了本世纪初,黄淮海流域严重缺水的现实再次敲响警钟。为使建言更加扎实、科学、具有可行性,2000年,人资环委再次组织委员,兵分两路,沿计划中的东线、中线实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五省二市,对南水北调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剖析。

在2001年3月举行的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时任人资环委主任陈邦柱代表委员会就“尽早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第一个作大会发言。南水北调成为当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中的热点。

随后,该建议以全国政协2001年重点提案的形式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受到高度重视,有力地助推了工程筹备进程。

2002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当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几代中华儿女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工程的开建并不是全国政协关注的终点。从建设伊始,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全国政协领导多次批示要求人资环委开展跟踪调研,提出建议,持续推动。20年间,围绕怎么建、水质如何保证?未来如何管理,怎样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等一系列议题,全国政协不断进行着调查、研究、建言。

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一议题,就涉及全国政协提案240余件、调研报告和发言百余份,参与的政协委员人数多达千余人次。同时,水源地沿线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政协;十堰、南阳等市县各级政协均围绕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库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建议、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

每个重要生态领域都有委员奔波身影

南水北调与人民政协的故事其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政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建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的一个缩影。

三江源的生态问题与全国政协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

2003年春天,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的一次联组讨论中,长期关注三江源生态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何玉成在发言中指出: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治理。他的发言引起了九三学社中央的高度重视。2003年7月,九三学社组成考察团,赴三江源地区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建议》。这一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底,国家发改委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

2005年1月,青海各族人民多年来期盼的《规划》正式被批准,国家决定投入75亿元巨资改善三江源生态环境。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建设。其中,更是凝聚着全国政协的智慧……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全国政协2016年组织的“加强草原系统保护与修复”调研中,调研组发现,我国草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草原生态关系到民生、环境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现行草原管理体制机制尚存在较多问题。

为此,调研组建议:应像保护其他自然资源资产一样,进一步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工作。

这一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这个‘草’字就是专门研究了全国政协的意见建议之后所增加的,对全国政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人资环委驻会副主任高波说。

20年间,从呼吁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发中重视生态保护;从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到为打响“治污攻坚战”持续建言;从关注人口老龄化到前瞻中长期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成功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寻找“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路径……一份份调研报告、一件件提案、一篇篇大会发言……几乎每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生态领域重大问题,都有全国政协委员们奔走调研的身影,处处体现着人民政协谋利民之策,献安民之计,促惠民之举。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都被党中央、国务院吸纳并落实到国家相关决策、发展规划或部门工作中,为推进相关工作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搭建协商平台架起沟通桥梁

“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是政协委员们的责任与义务,也需要平台载体的支撑与推进。

2008年,首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在京举行。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全国政协关注生态建设、建言资政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品牌项目。每年会议形成的成果均会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作决策参考,发挥了重要的参政作用。

通过打破自身局限,会议组织政府部门、政协专门委员会、党派团体、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加以协商讨论,架起了政协专委会同政府部门共商改革发展大计的桥梁。

时任人资环委主任张维庆曾指出:“把政府的力量、政协的力量、民主党派的力量、民间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有助于减少决策中的偏差和失误,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形成切实有效的成果。”

2018年10月15日,北京市平谷区等27个城市接过了国家授予的“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匾,意味着这些城市的市民们正享受着“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景。国家森林城市,这个被地方各省市看重的“金字招牌”、市民眼中的骄傲“名片”,正日益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而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全国政协一直以来的倾力推动。

早在1999年专委会成立之初,人资环委就敏锐地认识到森林对于中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与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了“关注森林活动”,通过主题宣传、政协委员调研、举办城市森林论坛、组织文艺家采风、知识竞赛和社会公益实践等动员全社会加强对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一活动已发展成为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从一个行业宣传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品牌。

同时,作为“关注森林”活动中的代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已成为各地践行活动的最重要“抓手”,是新时期加快城乡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的一种创新实践。

除了人资环委的核心聚焦,基于各自的领域特长与特点,生态文明建设也一直是各民主党派、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其他专委会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

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占9.08%;十二届五次会议上,生态文明建设提案占10.13%……在党派提案中,对生态文明的思考也占到很大的比例。这些智慧的结晶正不断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