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大事记 政协大事记

区域平衡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2018年12月18日 15:4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东方奇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日趋增大。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谋篇布局,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这些战略从制定到实施,人民政协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些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挑战。

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行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此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有了更丰富的维度,也迎来了更大的创新空间。人民政协的作用越来越多样化,委员履职也越来越精彩。

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在开创一条区域平衡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西部大开发:

经济与民生并举

2006年国庆节,拉萨市民洛桑登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虽然要坐40多个小时,但是洛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我想去首都看一看,这个想法好多年了,青藏铁路通车后,我提前买票,利用国庆假期满足自己的这个心愿。”洛桑说,他打算去长城、颐和园等自己心仪的地方参观。

与此同时,从美国赶来北京的华人杨先生登上了去拉萨的火车。

“我以前去过西藏旅游,被那里的美景和人文所震撼。”杨先生说,“但是,坐火车去拉萨是第一次,听说沿路风光非常好,我一定要去体验下。”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赞誉为“天路”。当年9月12日,青藏铁路换轨工程正式完工,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天路”的通畅,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代表性的成就。

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西部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超过3万亿元。

这10年,人民政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颁布后,全国政协召开的第一次专题协商会就是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重大战略问题建言献策,后来形成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建立西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西部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等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报告。

2010年8月19日至30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团长,朱佳木、牛越生委员为副团长的全国政协“西部开发10年来的重大成就”委员考察团一行赴宁夏、青海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

实地考察了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后,委员们激动不已。他们建议,宁夏和青海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这一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西部大发开发的下一阶段,应将税收优惠政策至少再延长10年,该建议随后被采纳。

进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既发展经济,又保障民生。

近年来,委员们建言献策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比如,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成为委员热议的焦点,“希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能够统筹推进南向通道建设。”

当前,西部大开发力推的特色产业,正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在甘肃省会宁县汉岔镇,贫困户杨成今年家里养羊达到20只,按照当地政策,他可以获得每年2500元的政府补助,连续领取4年。到今年年底,家庭收入将超过1万元。

“养殖业可以让我家迅速脱贫,县里和乡镇的干部为我提供了帮助。”杨成说,“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东北振兴———

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7年3月至10月,辽宁省辽阳石化连续8个月盈利,整体上扭亏为盈,连续12年的亏损结束了。

这让企业职工振奋不已。

一位退休干部激动地给公司领导打电话:“咱真的盈利了?您得以党性保证这消息是真的!”

一位大学毕业后来辽阳石化工作的职工说:“我在这里工作了8年,好几次都想换工作,现在扭亏为盈了,我不想走了。”

这些见诸报道的细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缩影。

始于2003年的东北振兴,无异于一场新的“辽沈大战”,吸引了各方关注。

2003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组织致公党中央组成考察团,对辽宁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了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015号提案——《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议案》,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短短十几年,东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今年58岁的老林在长春市开烧烤店已经有10年。“生意不错,每年纯利润有十来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顺心。”

老林是沈阳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中离开企业,经过数年打拼,进入了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他有了自己的事业。

“当年同批下岗的工友们现在都过得不错,感谢国家的再就业政策。”老林说。

老林所在的沈阳市铁西区,上世纪90年代是一派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景象。

2012年8月31日,铁西老城区内最后一座大型工业企业迁出,铁西“东搬西建”任务结束。

如今的铁西区,高楼大厦林立,写字楼闪着耀眼的光泽。

老林说:“东北在变,东北的工业也在变好。”

到2015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1.27万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5.8万亿元,东北三省粮食产量接近2400亿斤,成为真正的“天下粮仓”。

2016年4月,国家出台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战略。

围绕着新战略,3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100多名委员和有关方面的同志参加,分兵16路,深入到东北三省的22个地市考察了87家企业,先后召开了57场座谈会,围绕东北振兴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形成了23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召开了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的专题协商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建议在东北设立混改试验区,为国企注入新鲜血液;全国政协委员、奥克股份董事长朱建民建议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东北振兴信心;全国政协委员、盘锦市副市长潘元松呼吁,东北经济正在复苏,千万不要放过投资机会……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我所在的辽宁省,发展势头是10年来最好的。这一轮的东北振兴真的不一样,肯定会成功,而且必须成功。”朱建民委员说。

中部崛起———

发展与绿色并进

12月初的一天,河南省郑州市民许哲早上送孩子上学后,登上了去北京的高铁。他在郑州开了一家商贸公司,去北京谈业务。

3个多小时后,他抵达会场,开了1个小时的会,再次坐上高铁,晚上19时回到郑州的家里,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家人等着他。

“一天往返,谈下来一笔大业务。”许哲说,“在没有高铁的时代,办这些事我需要花3天的时间。”

中部崛起,交通是重中之重,人民政协为此贡献了重要力量。

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到江西、湖北、河南三省的10个城市考察并提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加强交通网络与物流建设。

随后10年,中部地区交通网络建设一日千里,带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中部地区崛起需要六省联动。2005年,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5省政协领导人来到郑州,与东道主河南政协召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联合研讨活动”商讨会,这是自中部崛起提出以来,六省官方为数不多的高规格且目标明确的“聚会”。

会议的重要成果是凝结着六省政协委员心血和汗水、反映中部地区群众愿望和心声的《六省政协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建议》。该建议共有8个方面、30条具体建议,内容涉及“三农”问题、新型工业化、财税金融等,多条建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采纳。

中部地区经济起飞的同时,委员们呼吁应走绿色发展之路。

2012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胡彪为第一提案人,联名所有在湘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呼吁将建设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建议成为了现实———国务院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近几年,洞庭湖水质持续改善,委员们感到十分欣慰。

在大别山区,多年来,委员们为当地发展鼓与呼。

2012年,湖北省政协倡议发起了鄂豫皖三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将大别山区发展纳入重点议题。此后,住三省全国政协委员就此积极建言献策,提交了大量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陈世强说:“我每年都深入农村和企业,怀着一腔热血调研。”

2015年全国两会分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提出,老区人民急切盼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早日出台。当晚,国家发改委给杨松打来电话回应,《规划》将很快批复出台。

当年6月,《规划》获批。包括陈世强在内的委员们松了一口气:“多年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机遇,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将孕育更多奇迹,人民政协发挥职能作用也将有着更大的空间。


西部大开发下一阶段重点

2018年8月,发改委举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下一阶段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营造更具竞争力的“软环境”,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中对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国家将加大支持力度,也要深化改革,更大释放社会和市场潜力。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西部地区民生不断改善。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兜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底线。其中提到运用“互联网+”等新模式使边远贫困地区更好地发展。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

201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并对外公开发布,这标志着新一轮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

新战略的“新”体现在5个方面:立足新阶段解决新问题、落实新理念探索新路径、结合新定位谋划新目标、结合新要求明确新任务、针对新形势出台新政策。同时,明确提出要真正实现东北地区的5个转型,即: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

中部崛起新规划

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省共同崛起。

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至2025年)》,新的10年规划提出“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即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确定了

到“十三五”末的主要发展目标,明确了创新

发展、转型升级、现

代农业等方面的重

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区域平衡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