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40年,以书画艺术之路见证

2018年12月19日 18: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07年,董希源创作的《锦绣河山美如画》。

1975年,董希源11岁时的习作《公社养鸡场》。

董希源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的《改革开放迎盛世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近日,中庚上海董希源艺术馆正式开馆,该馆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董希源的名字命名,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画家作品展览,同时拉开帷幕。

看着展厅熙熙攘攘的观众,沉默少语的董希源陷入深深的沉思——40年前,15岁的他,拉着盲舅舅的手,从家乡福建诏安出发,赶到汕头去看改革开放后国内一场大师级画家的展览,那种旅途的忐忑,刘海粟、谢海燕、陈大羽、王兰若等大家画作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震撼还历历在目。

转眼间,40年便已过去。40年前,董希源只是一个在艺术路上刚刚起步的学画少年;40年后,他已经成为享誉全国,办过数十次个人展览、善于创作巨幅作品的画家。他常说,如果说他在艺术上取得了一点成就,首先要感恩于党和国家,感恩于这个时代。没有改革开放,他很难会一头扎进艺术的世界并取得今天的成就。这40年,他的艺术之路就是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儿时学画依然受旧观念影响

或许是幸运的,天生就喜欢书画艺术的董希源,出生在书画之乡福建诏安,家中就有很浓的艺术氛围。或许也是不幸的,生在这样的家庭,对艺术之路的艰辛有着更为直接的体会。在家人眼里,学画是个令人心酸的行当,更何况,“文革”期间,已在艺术上取得很大成就的大舅被下放到武夷山区。那时候的武夷山,山高路远、穷乡僻壤,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大舅一家在山区,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母亲有时寄菜种子、鱼干、菜干与较好的衣服给大舅家。所以,家人,特别是我的父亲,不是很支持我学画。”回忆起40年前的时光,董希源心有戚戚,“我父亲知道我喜欢画画,但是他说,画得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更没法养活自己。他当时在工厂是一个中层领导,根据当时的政策,他为我谋得一个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工人岗位,等着我放下画笔去当工人。但是我知道,我不属于工厂,我要学画。”

除了在艺术界名声赫赫的大舅,还有盲舅舅,是对董希源艺术之路影响最大的人。盲舅舅因病致盲,却是一个艺术天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从小,董希源就是盲舅舅的眼睛和拐杖,因此,也常常在盲舅舅家受到艺术熏陶。“他家里天天聚集着一些文人墨客,看到我的习作,这些前辈大加赞赏,盲舅舅听了很高兴,并有意经常讲述齐白石、吴昌硕等前辈画家的故事来鼓励我,还常常拿出一些他收藏的画作来教我如何欣赏。”在盲舅舅的指导和引领下,小学时代的董希源在诏安书画界已经小有名气,10岁开始就参加县里的每一次展览,但是1979年,牵着盲舅舅手赶到汕头看到的那场画展,让他瞬间迸发出一个强烈的愿望:加倍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要办一场自己的展览!

1980、 1981年,董希源参加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中学生书画摄影比赛,分别荣获第一名、第二名。初中毕业时,董希源全力以赴报考厦门工艺美术学校。虽然他的艺术专业成绩在全漳州名列前茅,但遗憾的是,由于文化课的成绩按分科计分,他最终因英语不及格而落选。

一方面是更高艺术殿堂的吸引,一方面是工人岗位的召唤。在家人的争论中,董希源没有犹豫,独自一人去了省会福州,到刚刚落实政策回到福州的大舅家学画。

当时,生活条件还非常艰苦。董希源说,那时候大舅在福州的家,仅仅50多平方米,挤着近10口人。董希源的画桌,就是自己的行李箱。“为了减轻大舅家的生活负担,也为了让我更安心地在大舅家住着,我父亲常常夜里做衣服,母亲白天到乡下去售卖,换来更多的粮票、钱和日用品。我大哥为了每天能挣三四元钱,承担工厂里的特殊任务: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150公里的路程,送氧气瓶到汕头充灌氧气。挣来的钱,有时就在汕头买宣纸,寄给大舅和我学画用。”

断断续续,四年中,董希源有一年半的时间在大舅身边学习,专业进步飞速,作品也得到大舅的肯定,“他甚至说,我画得不错,画也很像他的,还会裱画,已经可以挑着担子去卖画,可以养活自己了。”没想到,大舅的玩笑话,却刺伤了董希源强烈的自尊,“我又一次下定决心,我的目的是学好画,能办个人画展。我不能生活在自己的画仅是像大舅的画的影子里,也不能止步于家乡,自满于当地小画家的名声。更何况,我相信,时代不同了,画家也一定能够活得更有尊严与价值。”

在大舅身边学习期间,董希源报名学习装帧设计的函授课程,一个偶然的机会,董希源接到上海工人文化宫招美术函授班学员的通知,其中提到,有知名画家面授一天的机会。他决定,“冲”出家乡,到上海去学习。

“逃”往上海赶上教育新机遇

董希源决定去上海时,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给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带来明显的改变,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思想层面,都与过去大有不同。但是20岁的他,不愿意参加正式工作,天天着魔一样画画,在常人眼里,董希源的行为毕竟是反常的。虽然母亲和盲舅舅表示支持,父亲还是强烈反对。

“开了家庭会议、闹了好几天,父亲还是不同意。妈妈大概知道拦不住我了,悄悄给我准备了干粮,把全家唯一一件老军用雨衣给我包好,以备急需。”父亲担心董希源偷跑出去,上班的中间还要回家看看,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严密监视”,还是没有让董希源放弃赴上海学习的想法,“上午9点多,他从工厂回家,看我还在家,就又去上班了。他一走,我背上干粮、雨衣以及我准备办个人画展的一大捆画,就‘逃’了出来。”

董希源后来才知道,他走后,父亲和母亲生了三个月的气。“因为父亲的意识里,这是在害我。他预测到,我的学画路上一定充满艰辛。”当揣着母亲为他凑来的53元钱从福建的一个小县城走出上海火车站,看着第一次见到的天桥,看着令人眩晕的街道和公交车,董希源就明白,父亲说的没错,这是一个艰辛的开始。

按照工人文化宫美术函授班招生简章上的信息,董希源找到负责指导的纪康金老师家时,脚上旧凉鞋的带子都走断了。接下来的日子,纪老师带着他在上海的文化宫交流学习,也带着他去寻找上海“各路老师”寻求指导,认识了当时上海外语学院美术教研室负责人钱行键老师。在钱老师的帮助下,董希源被上海外语学院美术干部专修班破格录取,正式进入高校开始专业学习。此前,在上海的40天中,53元钱早已用完,囊中羞涩的董希源在纪老师家借宿过,在上海读书的同乡学生宿舍里借宿过,也住过地下室、打过工,无论多难,艺术的理想始终勃勃在心。

“钱老师帮助我,应该也是感动于我对艺术的执着和能吃苦的求学精神,但是我也必须感谢时代,是改革开放,让美术专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年无论是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函授活动,还是上海外语学院招录美术干修班,都是为了适应越来越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董希源说,当时同班同学中,多是各个单位的美工、美编等。“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者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新的工作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用画笔去描绘。”

1986年,当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董希源办个人展览的念头再次复活。这一次,不仅钱老师支持,上海外语学院的教务处高主任也大力支持。对人才的尊重和对教育成果的重视,已经在当时的高校蔚然成风。各方帮助下,董希源人生第一次的个人作品展,定在了1986年12月的上海虹口区文化馆。

那年的冬天,上海雨下个不停,董希源为画展裱好的画能干得快,买来廉价的电吹风机,用铁丝绑在铁盘子上当熨斗,董希源用这样的简易工具自己装裱了画作,然后自己布展、写请柬,就这样拉开首展序幕。也是有赖于时代的机缘:展览期间,当时主管外经贸工作的福建省副省长游德馨正带团在上海举行商务活动,在《新民晚报》看到福建籍画家董希源在上海办个人画展获得好评的消息,欣然前往观展。展览现场,出现了上海外语学院的老师与福建省这位副省长之间关于抢占人才的讨论,教务处高主任建议董希源留在学校从事美术助教工作,游德馨鼓励学成后的董希源回到福建去,参加家乡的文化建设,这让董希源深受鼓舞。

“我的第一次个展,完成了我的心愿,既是我从事艺术事业的一次小结,也是我走向成熟的一个开端。当时的经济发展轰轰烈烈,我决定还是回到福建。”董希源回到福建,从此扎根在家乡。此后30多年中,他的个人展举办了数十次,足迹不仅限于内地,甚至到了港澳台以及国外。仅今年一年,大型展览已举办两次。近日开馆的中庚上海董希源艺术馆,更是让他的作品今后在上海展出成为常态。他说,“今天的上海,早已不是我当年千里迢迢来学画时的样子,现代化的成就让我目不暇接,多姿多彩的艺术领域更是令人赞叹!”

尽情讴歌画笔描绘新时代

《锦绣河山美如画》《壮写河山歌盛世》《纵马高歌中国梦》《感恩自然·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盛世庆回归》《迈进新时代描绘新蓝图》……纵览董希源办过的展览的主题,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热爱这个时代、怎样热爱我们国家的艺术工作者。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太了不起了!特别是我在海外办展时,这样的体会更加深刻。”董希源说,与生俱来的痴迷,让他觉得在艺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吃过的苦不值一提,但是,在专业学习中,这个拿着画笔描绘时代的职业,让他清晰地看到祖国的快速发展。这种亲历和见证,让他更加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个时代。

董希源清晰地记得,少年时代在小县城里学画,能看到的教材、资料非常少。更没有什么外界的信息。上世纪90年代,他有条件去北京了,如饥似渴地在故宫里连看三天。“但那时还是困难,看到有用的书籍,却没钱购买,心里无比难受。可是现在,学画的年轻人太幸福了,国内国外、古代现代,各类资料信息应有尽有。想买的总能买到,也多数能买得起。原来是学不到更多的信息,现在是怕信息多得学不过来。”

更让董希源欣慰的是,因为坚持走入山水、实地写生,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他更亲眼看到了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路桥工程的高速发展,把画家送到了任何他想去的山河大地、风景胜处。“传统的山水画家,去名山大川写生时,多选三山五岳,现在,只要你想去写生创作,说走就走、路都能到,美景无限,条件也都很好。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北京写生,还主要是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现在别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了,全国各地二三线城市的面貌都是年年不一样!”董希源深有感触地说,“我想,这该是改革开放40年给我这个画家带来的最大收益!我们的国家到处欣欣向荣,可画的东西太多了,想呈现在画纸上的内容太多了,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董希源说:“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紧跟新时代,未来我还会创作出更多人民喜爱的作品。”

(文/李寅峰)


编辑:杨岚

关键词:董希源 艺术 上海 全国政协委员董希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