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建言资政

打造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亮丽“名片”

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2018年12月25日 09:1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不远万里跋涉,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对外交往、友好合作的道路愈加宽阔。

历史往往映射着现实和未来。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走得好,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在不断探索与世界开放融通、打造合作平台的大背景下,境外经贸合作区应运而生。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依托项目驱动,深化务实合作,大力推进经济走廊建设,办好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在今年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非洲新建和升级一批经贸合作区。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到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也助力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处于探索阶段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任务。12月21日上午,由民建中央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举行。与会者既有参与调研的委员,还有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如国企代表、民企代表,同时还邀请了专家以及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大家围绕议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点穴式”地把脉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发展之路。

蕴含特殊意义扎实调研彰显政协智慧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国务院批复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10周年。在这个重要节点,全国政协围绕这一议题协商议政具有特殊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坚持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把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亮丽“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也是本年度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收官之作。如何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更好发展,民建中央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为此作了充分准备———

今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率领外事委员会调研组赴山东、江苏开展专题调研;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率团赴白俄罗斯、越南实地考察当地经贸合作区;同月,外事委员会代表团赴埃及、埃塞俄比亚访问,专门考察了相关项目;民建中央调研组也在9月赴浙江、广东开展了专题调研。

随后,会前协商的节奏也紧凑有序———12月7日,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与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座谈,就做好双周协商座谈会沟通交流;10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专门听取了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同志关于会前协商和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筹备情况汇报;11日,又专门召开会前协商会,王正伟出席,11位委员、专家与有关部委相关同志就此议题面对面充分沟通、深入交流……

多方筹备,深入调研,充分协商,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打下扎实基础。会上,委员们发言开门见山,部委同志坦诚布公、积极回应,良好的互动氛围体现了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特点,为今年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画上圆满句号。

与会者表示,围绕“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建言资政,为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中非共同实施“八大行动”有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施,以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加强宏观指导统筹协调营造有序环境

“走出去”的企业,如同漂泊的游子,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如何通过宏观指导为海外投资兴业营造健康有序的条件和环境,成为委员们关切的问题之一。

结合多次调研经历,楼继伟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前景广阔,必要的政府扶持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园区潜力。他建议,要遵循“市场牵引、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思路,通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府间协调,从而为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创造稳定的条件和环境。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孙毅彪谈到一个现象:“目前,合作区建设统筹不够、优势不聚焦,政策和信息沟通不畅,企业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顾学明也坦言,现在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定位还比较模糊,“建议下一步对合作区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对经济功能型园区采取市场化机制运作。”

作为国企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李建红建议,要建立统一的对外协调工作机制和解决境外经贸合作区实际困难的协调机制。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凝聚合力提升竞争力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通道。对合作区来说,企业是发挥作用的主体;对企业来说,借助合作区这个大平台,有助于大家“抱团取暖”、“借船出海”。

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建议:“一方面多雇佣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尽量实现采购本地化。”他还列举了一些海外企业本土化的成功案例——上海电气在越南的火电机组项目,以资本的高效利用、技术的有效提升、市场的精准定位、政府的精诚合作,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口碑;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明珠项目,从项目落地到发展壮大的十多年时间里,重视文化价值,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每年创造数以千万的税收收入。

来自中央党校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的专家赵磊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向智慧经济、品牌经济,建立多元主体开发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应增强园区企业文化软实力,切实提升软联通能力,避免“简单重复”,通过在全球重点区域、重点国家打造旗舰园区,提升入园企业的品质。

全国政协委员陈小平建议,支持民企和国企抱团共建园区,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他认为,“国企和民企各有优势,应支持他们采取合股或合作方式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民营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集群式’走出去,提升园区能效。”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健全服务增强抗风险能力

境外合作区是综合性开发,投资大,项目周期长,这就对园区在健全风险评估、预警、防范机制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委员们建议,要完善支持手段,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海外投资的“安全驿站”。

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一直关注如何通过完善内保外贷机制,优化境外融资环境的问题。他说,调研中有部分企业反映,最近内保外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流程上新增加了审查环节、手续复杂,从“内保”到“外贷”之间的时间差拉长等,客观上也增加了企业融资贷款的难度。

对民企代表、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委员来说,他的境外投资发展经历既有成效,也充满机遇和挑战。2013年底,华坚集团投资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在中埃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累计投资8000万美元,累计出口创汇1.52亿美元,解决当地就业8000人。他希望国家层面的金融监管部门能加大监督指导力度,这样就可以让金融部门更大胆、更放心地干,解决“最后一公里”着地问题。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刘惠好提出“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协调,扩大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与沿线国家的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官方高层合作交流机制,消除不利于扩大人民币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等具体建议。

在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倡导和践行绿色发展既是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也应该成为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形象的自觉。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从“洼地”走向高质量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苏州市副主委宋青表示,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走出去”企业至关重要,她希望政府在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落细落实方面提高精准度和可操作性,创新绿色金融激励机制,让企业增强获得感。

成熟的经验和模式需要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值得重视。对于委员们的关切,与会的部委同志也做出了积极回应,并表示在接下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工作中将充分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并跟进落实,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兴业更顺利。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一个共识是,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推进合作区建设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依然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等花费更多精力深耕细作,把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个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名片”打造的更加亮丽。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境外 经贸合作 合作 外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