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家:1月信贷和社融规模增长适度

2019年02月22日 20:27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专家:1月信贷和社融规模增长适度

新华社记者吴雨

1月我国新增贷款创单月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对此,专家认为,目前信贷和社融规模增长适度,符合逆周期调节要求,并非“大水漫灌”,更谈不上货币政策转向。

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专家认为,1月份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有年初季节性冲高因素的影响,也有2018年表外融资大幅下降后的恢复性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货币政策传导正在边际改善。

“1月份金融数据发生了积极变化,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信贷和社融规模增长适度平稳,绝非‘大水漫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今年1月份,央行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等措施,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月份央行分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而是基于对冲春节现金投放、缴税等影响因素的流动性安排。”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服务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在曹远征看来,近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较好地把握住了宏观调控的度,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时,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现,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末,M2增速为8.1%,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9.8%,名义GDP同比增长9.7%(未扣除价格因素),三者增速大体匹配;与此同时,2018年宏观杠杆率比2017年下降1.5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首次实现降杠杆。

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看来,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金融和财政措施将持续提振企业和市场信心。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减弱,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内生增长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有较大空间,但也面临艰巨挑战。

专家表示,下一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累积风险,对信贷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套利”和资金“空转”等行为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

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企业。但与此同时,在贴现利率明显下行的背景下,个别银行内部管理不太规范,出现一些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套利的行为。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目前看,这些只是短期和少数行为,并不是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但仍需要防范套利行为,避免形成资金空转和新的风险。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从根源消除套利机会。

“新增票据融资占比较高,反映当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较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货币政策传导仍面临梗阻问题,关键在于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积极调整风险偏好,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

此外,专家建议,要发挥“几家抬”的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在发挥稳健货币政策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强化激励相容机制。要基于实体经济需要出发,考虑如何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编辑:秦云

关键词:1月信贷 社融 增长适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