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金融机构需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

2019年02月26日 10:33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是一份让金融更好服务民营企业的说明书,也是一张催促金融机构转变角色的时间表。对于促进金融活水流入民营企业,激活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意见》明确,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解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为此,《意见》提出了具体对策,包括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等。

在金李看来,我国金融机构在长期市场竞争中不断试错磨合,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专长的分布格局。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有些擅长国际化,有些擅长在国内发展;有些擅长对早期的小企业进行投资,有些擅长资助那些已经很成熟的大企业;有些擅长进行政策性比较强的投资,有些则非常擅长市场化投资。就好像船只,有些是万吨巨轮,在汪洋大海上可以乘风破浪,航程远、抗风浪,但是在小河沟里却可能转不开身,竞争不过那些小船。

金李举例,好比有一家大型国际航空公司,接到政策说每年至少50%的业务流量要来自于出行距离不超过10公里的人群。那么,公司除了自己设立一家出租车公司,或者开设公交车线路去从事陌生的短途运输业务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选择项,那就是在市场上购买其他家超额完成指标的企业的多余配额。如果这家航空公司觉得市场上多余配额的价格过高,他很可能做出一个经济上合理的决定,自己开设或收购从事短途运输的企业。“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规定所有金融机构要将一定比例的贷款放到某些类型的企业去,那也可以考虑允许这些金融机构在领取相应配额后,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中购买和出售有关配额。这样,金融机构可以自行选择,优化资源配置,用最合适、最有效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金李这样说。

那么,金融机构如何“量体裁衣”呢?金李表示,不加区分地规定每一家机构都必须服务一定比例的某种类型企业,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政策应该允许金融机构自行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用更加“合身”和“灵活”的方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如,有些银行善于做批发业务,有些银行善于做国际业务,有些银行善于服务社区内的客户。此外,有些其他的非银行融资渠道,比如依托物流的供应链金融,可能因为具有对中小客户的独特信息优势,更擅长在特定供应链上针对中小客户进行融资。

编辑:秦云

关键词:金融机构 量体裁衣 民营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