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田教授土博士水秀才”培育新农民——刘晓庄委员建言破解“谁来种地、谁会种地”难题

2019年03月03日 19:51| 作者:吕东浩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吕东浩)“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成为当下农村的普遍现象。人们不禁心生一种担忧:将来“谁来种地”?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的不断普及,又引发出另一番思考:将来“谁会种地”?

“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对于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这一关乎国人吃饭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庄的观点是:未雨绸缪,方能决胜千里。

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刘晓庄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民“家有几亩地,起早不得利”的传统农耕方式已经并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应该怎么办?刘晓庄表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多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是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忙时节缺人手、科学种田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刘晓庄认为,破解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之问,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以工匠精神培养大批擅长某项农业技术的“专家”,已刻不容缓。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谁来培养?刘晓庄给出的答案是:以农企和院校为主体,建立政府、社会与企业、院校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体系,制定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拓宽新型职业农民来源,鼓励农民、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主动参与。如何培养?刘晓庄指出的路径是:发挥“田教授、土博士、水秀才”作用,“实训”与“实用”相结合,同时提供技术、市场和政策等信息,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从多方面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打铁的不织棉布,炼铜的不铸锡壶”。刘晓庄强调,现代农业不同于自然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犁耙锄镰锹,样样好把式”,而在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式,做到内部分工精细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应以农业生产市场化、生产活动农场化、企业管理科学化为指向,由“通才式”逐渐转向“专业型”,实现科技、机耕、管理等各行皆备、各司其职,进而产生各种类型的农业行家里手。

如何让“种地”变得独具魅力?刘晓庄主张通过土地确权后的自愿、合理流转,把沉睡的土地变成农民的一项资产,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实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使他们从财产性收益和产业资本投入中获得稳定收益,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如果土地无法变成‘资产’,农民始终被禁锢在‘一亩三分地’之中,则难以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脱颖而出、大有作为。”

刘晓庄的另一个设想是:让乡村变成“乐园”。他说,由于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造成了我国当代特有的农民工现象,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乡村凋敝”的“三农”新问题。只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中,使农村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标签,真正富起来、美起来,让农民潇洒地脱下传统身份的旧衣,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农民才能成为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职业。

围绕以上“愿景”,刘晓庄建议乘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特色效益农业与资源加工转化、民俗生态旅游、现代商贸服务等,把乡村建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乐园”。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和新乡贤文化,加快建设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乡村装点成缤纷四季、宜居宜业的“乐土”。

“这些,都将为破解将来‘谁来种地、谁会种地’之问积蓄深厚的底气。” 刘晓庄表示。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