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汉江战略水资源保障区

2019年03月05日 20:42| 作者:毛丽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毛丽萍)“每年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拧开房间的水龙头,我就感觉格外亲切,这水是千里迢迢从我的家乡湖北丹江口水库来到北的京,作为在鄂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有责任为保护好汉江水尽一份力。”乘着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会间隙,刘惠好、郭跃进、郑军3位连任两届的老委员聚在一起,商量着汉江地区水生态修护和保护问题。

今年委员们之所以两会聚首再议汉江生态问题,主要原因是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提出的首要战略定位就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在这里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综合治理,加快中下游地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

“与此同时,战略定位还提出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进一步加强水利水运设施建设,着力打通汉江水脉,促进内河水运转型发展。这对汉江沿江地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齐心协力完成好。”郑军说。

“规划对汉江空间布局上也明确提出‘两区’,即以丹江口水库大坝为界,划分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和汉江中下游地区。去年,湖北省政协就汉江水污染防治进行了湖北汉江全流域专项民主监督,从调研情况看,丹江口库区附近上游区域综合治理措施得力,效果好。但是中下游多数地区普遍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问题是生态基流保障不足、生态系统呈碎片化,造成江湖阻隔、水系连通性差、水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水生态严重退化、生物多样化水平降低。”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徐立全也对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以前汉江支流府澴河到夏天都有洪水,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了,而且淤塞也比较严重。近年来府澴河年均断流一个星期,小于生态基流的天数平均33天。来水减少,水环境自净能力下降,下游河道淤塞都是造成汉江中下游支流频繁断流的主要原因。”王红玲说。

委员们认为,要修复汉江中下游生态,应该把汉江和支流天门河、汉北河、府澴河作为一个水生态系统,并与引江济汉工程结合起来,促进江湖动态联系、修复水网生态平衡。这是个系统解决方案,而且有利于上游和下游的生态修复。

鉴于国家对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上游出台了比较完善的生态政策,委员建议也要相应研究出台汉江中下游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的政策意见,促进汉江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修复工作。

生态修复,离不开资金的筹措。委员们也有想法,除了中央财政在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等转移支付,在出台支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时,将汉江中下游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水流域方面的保护基金,可以共同参与进来。”刘惠好说。

“更持续的生态治本之路,应该是以将汉江中下游流域设为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先行示范区域,用现代的种植方式来替代传统的、粗放型的、低效率的耕作方式,在工业方面,汉江经济带主产业汽车和机械制造一定要向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郭跃进委员表示。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将联名提交《加快推进汉江中下游‘一江三河’水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建议》的提案。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