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环委员: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发展协同体

2019年03月05日 22:30| 作者:宋啸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宋啸峰)“粤港澳大湾区占地约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800万,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紧盯时机,建议以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

吴以环发现,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过程中,发展生物医药是双方各有需求、优势互补的首选合作领域。受制于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港澳地区药品难以快速在国内上市,阻碍了湾区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和简化港澳药物审批程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港澳尤其是香港研发药物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湾区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康湾区的目标和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大湾区人口迅速增加,人流物流交往日益频繁,给区域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吴以环说。

吴以环介绍,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是全国口岸最多的区域;香港、澳门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大都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当下全球新旧传染病交织,新发传染病防治难度增大。加之三地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不同,在疫情信息共享、卫生应急响应、病人救治等方面仍然存在疫情监测标准、通报制度、病人救治转诊、医疗费用支付等衔接不畅的问题。

吴以环围绕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提出了三点具体的建议。一是建议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三地联合制定《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防控条例》,以法律保障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二是三地共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传染病防控体系。三是建议发挥深圳在传染病防治、深港公共卫生合作、基因测序、大数据等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在深圳建设传染病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深化粤港澳公共卫生合作。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