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委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望大湾区 畅想新蓝图

2019年03月06日 21:43| 作者:李寅峰 纪娟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寅峰 纪娟丽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颁布;全国两会前夕,中央公布8项政策措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时间,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今年两会热词。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或讲述过去的实践、或说明现实的基础、或提供务实的建议,描绘出一张大湾区未来发展蓝图。


连日来,全国政协会议港澳委员驻地,无论是小组会上委员的口头发言,还是提案的字里行间,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核心词。其中,既有委员们热情似火的讨论,也有委员们激情满怀的畅想。     

其实,去年全国两会,大湾区已经成为港澳委员的核心关注点之一。不同的是,由于不久前《纲要》的出台,8项具体措施的公布,大湾区的样子越发清晰了起来。再次聚焦大湾区,描绘起大湾区蓝图,委员们的话语里更多了些坚定、信心和力量。

创新科技者的梦想天堂

在深圳,有一个知名的科技品牌——大疆无人机。这个品牌,经常被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原校长陈新滋当成粤港成功合作的例子与人提起,因为这是几位香港大学生创新科技成果在深圳的成功转化。尤其是《纲要》提出将大湾区定位为世界创新科技中心,陈新滋便更乐于讲这个粤港科技完美合作的故事。

在香港从事科技教育工作时,陈新滋对一个现象印象深刻。由于香港国际化水平高,引进并留住了不少具有国际科研能力的教授在高校任教,香港大学生也特别灵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相当多科研成果获得了国际比赛的奖项。“但获奖之后就被搁置了,真的是特别可惜。现在,有了定位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大湾区,这些科研成果就可以放大、生产了。”说这话时,陈新滋面露喜色。

其实早些年,陈新滋就看到了香港科技成果在广东落地的前景。他也建议一家香港企业到南沙成立实验室,聘用香港、台湾及内地的大学生到实验室工作,研发锂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现在有成果了,已经在珠海买了100亩地建厂准备投产。”陈新滋说,100亩地,对香港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这正是大湾区的优势。

正因如此,《纲要》颁布后,香港高校里的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备受鼓舞。而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每年有大量香港青年来到大湾区工作和创业,其中,科技工作者就有不少。

“香港有科研能力,大湾区有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建议整合香港高校创新资源,建设香港创新科技中心,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陈新滋说,在大湾区内建设香港创新科技中心,推动香港优势高校和科研资源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生成开放性协同创新共同体,一定能聚集国际优势创新资源,增强大湾区创新基础能力,构筑大湾区知识创造高地。“届时,大湾区将成为创新科技的梦想天堂。”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港澳不仅联络着沿线国家和中国内地,更是直接的投资者和运营者。

来参加全国两会之前,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德瑞集团主席魏明德刚赴马来西亚考察回来。近年来,由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他常常来往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内地之间。

看到《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的定位,魏明德很受鼓舞。“粤港澳是我国与东南亚、英语系、葡语系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桥梁,借助大湾区建设平台,我国企业将会更好地走出去。”他说,目前,我国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企业,基建占很大部分,但基建企业很多并不在大湾区,借助大湾区平台,可能让更多这类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比如广东与黑龙江,深圳与哈尔滨有对口合作关系,黑龙江是重工业基地,这些重工业正好可以通过大湾区走出去。”

经常“满世界”飞的魏明德,不经意间还发现,无论自己飞往哪里,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城市出发,基本都能直飞抵达,而这四地之间,因为港珠澳大桥的建立和其他公共交通的开通,往来也变得十分便利。“粤港澳可以说是‘路路通’,有了这些基础交通,再加上其他优势条件,大湾区成为充满机遇的地方,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大活力。”魏明德说。

与魏明德一样,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张明星也深感大湾区建设是通往“一带一路”的又一平台。

与香港不同的是,因历史渊源的关系,澳门与葡语系国家、欧盟及拉丁语系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等方面一直保持联系。“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融入大湾区建设,澳门可以广泛联系葡语系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贡献。”

展望大湾区的未来,张明星兴奋地说,大湾区一定会成为世界关注的投资热土,还将聚集资源,带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真正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内地与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虽然大湾区建设大幕初开,而粤港澳的合作,早已开始。

40多年前,改革开放从深圳开始,来自香港、澳门的工商界人士就来到广东深圳,开始了参与祖国内地建设的故事。

“港澳回归祖国以后,国家大力支持港澳发展,积极将内地改革开放的成果与港澳地区共享。”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会会长马有礼说,多年来,国家通过广东省政府与港澳特区政府签订了不少协议,不断推进三地经济合作,他参与并见证了很多成果。

由于经常往来香港和广东有关市县,让马有礼体会最深的是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澳门没有机场,到内地广东外的地方,要提早一天乘车到广州,路上颠簸,过三个渡口,几乎一天才到广州。要到国外,必须坐船到香港。而今天,澳门有了国际机场,可以到内地和世界许多城市,过了拱北关,可以乘坐城市轨道到广州,只要一个小时,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特别是港珠澳大桥贯通后,乘车到香港只需半小时。

“生活工作都非常方便。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在都变成了现实。”马有礼说,三地便捷的交通网正是三地合作的缩影。

随着合作的深入,三地融合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强。“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浪潮,应该从大湾区拉开帷幕。《纲要》在宪法和基本法的框架内在经济制度上进行创新,破解了体制机制上障碍,三地经济定能融合一体。”马有礼说,大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拥有3个关税区、3种货币、7千万人口、1.5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再加上三地优势互补,香港有国际上最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与国际商业接轨的法律体系;澳门有国家定位的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和葡语系国家经济发展平台;广东有重要的机械制造业、优良的船运码头和巨大货物吞吐量、高端电子生产基地等,未来,大湾区一定会成为内地与粤港澳深度融合的典范。

除了经济上深入合作,更让马有礼期待的是三地人文融合。他相信,随着粤港澳的深度融合,以后就不用说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了,大家都是大湾区人。

一片美丽的人文乐土

粤港澳三地都是以岭南文化为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人文各有特色,但共同的人文价值观还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点,很多港澳委员津津乐道。在全国政协委员、粤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龙子明的提案中,有五个关于大湾区,其中两个说的是人文。

“大湾区融合是多方面的,我觉得文化交流是一种让人内心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容易产生效果的融合交流方式。”龙子明注意到,从全球范围内的湾区经济来看,“文化湾区”是湾区经济发展到中高端阶段的重要城市经济文化形态,是世界一流湾区的显著标志。“本身在这11个城市中,也有很好的共同历史文化。文化繁荣发展肯定有共鸣感,容易出效果。”他认为,粤港澳三地协作保护与活化大湾区文化遗产,可加快提升大湾区文化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龙子明以粤剧文化和禅宗文化举例,他说,粤剧在粤港澳三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2009年申遗成功,也是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申报的。而大湾区禅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粤港澳地区普遍地融入艺术与生活中,形成了自成一脉的文化现象。

“希望保护和弘扬共同的文化遗产、建设人文湾区成为共识,用文化凝聚人心,形成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龙子明说。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湾区,传统文化起着铸魂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SML集团主席孙少文十分关注《纲要》中一段对于人文湾区的描述:要共建人文湾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到2035年,大湾区要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现在就读中小学的青少年,到2035年将成为大湾区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代表,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文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实现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很多人认为大湾区是个经济的概念,其实,从远景来看应该是个文化共同体。”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说,粤港澳三地同属岭南文化圈,打造大湾区文化共同体,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以前有句话: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说白了原来都是一个地方,大家就是一家人。只是由于历史发展轨迹不一样,出现了制度上、文化上的差异性。”

但吴志良认为,这些差异性,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大大缩减。因为改革开放后,大量港澳居民进入广东,共同参与国家建设。40年的共同打拼,建立起共同的情感和生活圈子,成为文化共同体是必然的。“大家在一起,不可能陌生嘛!”

特别是澳门,在人文湾区建设中可以发挥特殊作用。“澳门保存了最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埠历史也最长,西学东渐、中学西传,最早都是从澳门开始的。澳门有东西方都非常容易接近的话语体系。”形容起未来大湾区的“宜居宜游”状态,吴志良笑着说,“在广东赚钱,香港消费,澳门休闲。”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