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协界委员建言:激活全球最大“人才矿”

2019年03月07日 16:46|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王硕)“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听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广大科研人员不禁心潮澎湃,深受鼓舞。

开发利用好这座全球最大的“人才矿”,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活力,“指挥棒”的意义重大。而这个“指挥棒”,就是人才的评价体系。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这在科技界引发了热烈反响。

如何加快人才评价机制创新,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今年两会期间,科技、科协界委员纷纷就这一问题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营造甘于“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氛围   

“呼吁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老生常谈仍需谈。”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在小组讨论时一语中的的评价让大家深表认同,“一方面说明问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办法。”

在科技评价领域,“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简称“四唯”)长期以来备受诟病,成为阻碍人才发展的沉疴。2018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出“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同时,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清理“四唯”专项行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2019年要“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

“这些政策都点到了要害,现在关键在于如何落到实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认为,形成新的评价指标是个大问题。“这不是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应该有一个讨论和协商过程,而且科研人员要广泛参与。”

“关键是要营造甘于‘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氛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何建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和适当的待遇水平,并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采用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

此外,建立多元化分类评价也是委员们的共识。

“例如基础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同行评价机制,而应用研究成果则可以用户和市场评价为主,由此形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评价制度,不同类型主体都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说,“就是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人。”

打破人才“永久牌”

近年来,人才计划的泛化与杂化(又被人戏称为“帽子满天飞”)引起了科技人员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其实是一种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导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认为,关键是要坚持“唯才是举”,“就是在人才评价上,既要看‘帽子’,更要看‘里子’。”

高宗余解释说,这个“里子”就是人才当前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创新潜力,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同时,相关单位在支持和待遇保障上不仅以“帽子”产生偏向,要建立动态评估周期,让人才根据研究类型的不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任务目标体系,采取累进年限评价,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管理机制。

一直以来,专家评价体系也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在评估评审中,多采用答辩的形式。有委员反映,现在也出现了过去被认为是“伯乐”,而现在却被认为是有利益关联的说客的现象。

“建议实行‘负责任的专家评审制’来增加评审专家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同时要有评审复议,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一些在前期评审中没有发现的好项目和好点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坦言。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看来,现在评审用半天时间就决定一个项目、甚至一个科研人员的命运“有些不公平”。“评审专家知识面是有限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判断,有时不能完全准确的辨别材料的真实情况;同时面试时有些人可能科研做得不错,但不太会表达,也会影响结果。”她建议,“应该适当降低会议答辩的权重,给予网上匿名评审更多的时间和权重。”

“此外,要区别对待领导干部和科技人才,不能用对领导干部从严的管理机制来管科技人才,不能用行政级别来管科技人才,要给科技人才更多的尊重、包容的环境和容错的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表示。

加大对科研“生力军”的支持

科研人员的青年期是创新成果产出最多的一个时期。因此,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讨论中,有委员提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特别要关注到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让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新民发现,虽然国家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就目前来看,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依然存在着青年人才尤其是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留不住,待不长”等现象。

“由于当前的人才计划多偏向于从国外引进,造成本土培养的青年人才特别是博士毕业生心态浮躁,很多青年人纷纷去国外进一步深造;有的因为待遇问题从科研院所流向企业……这些一定程度上对我们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原始创新的产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张新民的呼吁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新高的共鸣。“国内外人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差距。在评价体制改革中,要善待国内的优秀人才,避免这些年轻人将‘黄金时间’留在国外,造成人才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也反映,在很多科技重大工程中,由于研究项目周期长、出文章难,在目前评价体系里,这些人才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晋级、评奖机会少,待遇较低。“很多人跳到企业去,工资能翻10多倍。”

“我们虽然常常以十年磨一剑自勉,可是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保障,怎么去要求青年才子忍受这宝剑出鞘之前漫长的煎熬?”对此,科学家们也有些无奈。

“国家应该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待遇,例如提高国内博士后以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对那些常年在高原、深海、南极等恶劣条件下工作的青年人,要更多给予关注。”张新民建议。“同时,对那种周期长的大科学项目,考核评价应该增加对阶段性成果的重视;科技部、基金委等管理部门也要多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

“对有基础的、有条件的创新单元应该给更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名额,为其提供创新台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张德清说。

编辑:王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