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这样做

2019年03月07日 18:40|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崔吕萍)被拒绝是接受的基础,被质疑是了解的开端。很多全国政协委员的日常工作是涉外的,全国两会,大家难得聚首。围绕当前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他们很愿意在两会小组讨论中,与其他委员分享自己在涉外工作中遇到的见闻。

“我是搞涉外‘一带一路’调查研究工作的,去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就一直在国外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容易有所误解,但来过中国的外国人,会为中国辩解。”经济界小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谈到了这个话题。去年后半年,他在剑桥做访问学者,发现那里的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停留在旧中国。“对比之后,我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有感谢,更有感情,这些情愫在我看来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今年我还要忙碌,还要利用各种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张水波这样说。

谈到“走出去”中的感情问题,常年做涉外工程、职务上刚刚履新的全国政协委员周勇有切身体会。

除了担任中国海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今年初成为中国建筑集团党委成员、副总经理,分工除了管市场、项目之外,还管海外事务,结合“一带一路”,周勇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有自己的体会。

几乎在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中国建筑的身影,也正因如此,我们有机会用实际行动,让那些原本不了解中国的人了解中国。“比如在巴基斯坦,我们承接中巴经济走廊高速公路建设,这条路公里数长、跨区域大,要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找抓手,我们的做法是,除了少数技术人才从国内外派之外,大量使用当地员工,以此拉动当地就业。同时在沿线区域,我们做一些对民生有帮助的工作,甚至为员工子女做义务教育,为员工和家人提供医疗帮助,这些都会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原来是这样的,中国人原来是这样的。此外,我们还请国外的优秀员工定期来中国培训,中国什么样,怎么样,我们说不如他们说。”周勇这样说。

当然,要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的人一定要充分理解文化自信。“很多出海工作的中国员工英语说得很不错,可被问及中国文学和艺术这样非常能引发共鸣的内容时,啥也谈不出来。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懂美食,比如在国外有一道菜叫‘左宗棠鸡’非常受欢迎,其实这个菜的雏形是辣子鸡,辣子鸡在中国要比‘左宗棠鸡’更知名,但这些事如果我们不去说,恐怕老外是搞不明白的,这个解释的过程,就是别人了解咱们的过程,也是非常好的机会。”周勇深入浅出。

“我们不能忽视个别国家政界、商界、学界对我们态度的变化,为此,我们更需要营造好的对外环境,对于一些于我们相对不利的变化,我们应做好沟通工作。”讨论之中,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谈了自己的感受。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容易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经常到美国的大学讲课,参加相关的交流,他深深感到,弥合与国外友人之间的认知差异是件很重要的事。

“有一次在一场座谈上,美国代表就问,凌博士,听说中国央企高管限薪之后您赚的钱还没有您身边工作人员多,还听说您十几年没有休过个人假期,过春节都和员工在一起,不陪着家人,这些细节让我们很不理解,甚至有些不相信。”

凌文的回答是,给他10分钟,他可以说得很清楚。“请问美国有多少人去过中国?答案只有30%,70%没有去过中国的人,可能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上的大学,在最富的城市上学,当时全班最贵的资产就是一台价值15块钱的收音机。中国改革开放到去年是第40个年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出了一条路,我个人的经济水平自认为很好了,我现在需要的是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这种事业上的成就感。这一点上,你们美国人应该理解了。主持这场会议的人士说,建议在这个场合为凌博士鼓掌。”显然,这样的中国故事,获得了共鸣。

编辑:吴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