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委员:通过职业培训让青年人回乡创业

2019年03月08日 19:22| 作者:孙萌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孙萌萌)“我在调研中发现,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乡村美丽了,却没有人了。”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提起乡村,显得忧心忡忡。

如何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让普通乡村的青年人回到家乡、留在家乡,是田静这一年调研、工作的重点。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田静认为,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让青年拥有一技之长,是一箭双雕的事。“乡村青年的职业教育怎么做?怎么做才能让他留在乡村?你想,我们如果培训城市才有岗位的工种,那最终孩子们还是得流向城市。挖掘乡村的传统手工艺,让孩子们学会家乡流传许久的传统技术,是很好的思路。”田静说。

然而,传统手工艺人的培养,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学艺方能精通,这又与乡村青年面临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矛盾。田静说:“在基层调研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农村青年,尤其是农村女孩,父母送他们过来学艺,其实背负着很沉重的养家的压力,到了一定期限,家里是期待着他们挣钱的。”为了弥合这种差距,田静设立了自己的工坊,在工坊内改良了传统师傅传帮带的方式对当地青年进行培训。“想把建水紫陶108道制作技艺都全部学通,没有十几年的陶冶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3个月到半年的培训,让年轻人基本掌握一个基础的技术,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快就有收入。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他可以去了解别的技术,以及这门手艺的内涵,再慢慢成长成成熟的手艺人。”通过这样的思路,田静不仅让乡村技艺保存了下来,也让年轻人有了能成长、有未来的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发展,减税紫陶的从业人员已经近三万人。传统技艺保住了,农村青年也在家乡扎下了根。”

田静感慨地说,技术培训对于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年轻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很感动的一个故事,我的一个小徒弟过年的时候打电话给我,激动得都有点结巴了,跟我说:‘师父,我……我挣钱了!'那时候,我的心里特别感慨,我不仅是教会了他一项技术,而是帮他把生活立起来了。” 

编辑:王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