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还行吗?”“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大会发言侧记

2019年03月10日 09:42| 作者:谢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经济还行吗?”“行!”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大会发言侧记

本报记者;谢靓

“过去一年,我周围的一些朋友显得很忧虑,他们经常问:你是研究经济的,你看中国经济还行吗?咱们扛得住吗?”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稻葵委员的大会发言是这样开头的。

这个下午,包括李稻葵在内,有14位全国政协委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主席台。这是一个特别的“讲坛”———每年政协大会都会邀请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进行大会发言,就国家和社会事务提出真知灼见,委员们通过这种形式履行职责,行使民主权利。

中国经济还行吗?这是李稻葵发言的主题,也是不少委员发言的共同主题。

忧虑,是因为中国内外环境在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一眼望去,似乎每件事都不省心。

但是,对这个问题,发言的委员们却给出了不约而同的回答:“行!”

杨伟民委员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林毅夫委员说:“为中国经济投上信心一票。”

李稻葵委员说:“中国经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台上,发言者的声音抑扬顿挫。台下,两千多名政协委员以及坐在“部长席”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专注地倾听。

显然,这不是喊喊口号。信心,首先来源于委员们的专业研究和科学判断。

“只要我们善于从长期大势看当前形势,就不应该丧失信心。”杨伟民认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明显进展,针对经济运行和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了相应部署,只要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影响经济下行的短期因素就会不断消除。

林毅夫说,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增长的质量显著提高。“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年来,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新动能加快成长,使得重点行业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

信心,也来源于大江南北处处涌动的创新活力。

戴北方委员说,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2018年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GDP占比达到65%,目前正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陈双委员说,现在的北京中关村,最不缺的就是创新的热情和氛围。1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背后,活跃着一大批孵化梦想的投资人。

经济爬坡过坎要有信心,但是,光有信心还不够。

会上,委员们也谈到了困难,毕竟,直面困难,才能持续前行。

葛红林委员在发言中呼吁清除“僵尸企业”处置障碍,他说,“‘僵尸企业’处置难,是因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股东、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利益割舍难。”胡晓炼委员建议宏观政策“稳”字当头,因为“宏观政策‘大宽松’是蕴藏金融风险的温床,急剧转向‘大收紧’又是引爆风险的导火索。”蓝逢辉委员反映减税降费后部分企业还是感觉“苦困累”,他建议解决社保名义费率与实际费率差距大的问题,清理规范监督政府涉企收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李稻葵把今天的挑战比作“成长的烦恼”,他说,我们是成长中的大个子,个头长得太快,难免不协调、不平衡。但是,我们有近14亿为了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拼搏的中国人。

是的,有努力拼搏作底色,有伟大时代作底气,中国经济当然行!

编辑:曾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