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吴玲玲委员:塑造大湾区精神 促进青少年交流

2019年03月11日 21:18| 作者:纪娟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纪娟丽“人文湾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长远愿景之一,而塑造湾区精神是建设人文湾区的关键,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是增强文化凝聚力,打造湾区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善德基金会主席董吴玲玲建议,要以塑造湾区精神为导向,在大湾区内加快建设系列化的青少年研学基地。

在董吴玲玲看来,湾区精神就是要在文化认同基础上,逐步培育出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的价值追求,是在逐步形成粤港澳共同体意识中弘扬开放、合作、自信的精神风貌。

青少年,是未来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不久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要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创业、就业、实习和志愿工作等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董吴玲玲建议,要以“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和澳门“千人计划”等重点项目实施,促进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合作,坚定文化自信。“只有青少年之间加深交流互信,才会有未来湾区的和谐共建与共享。”

《纲要》提到,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共建一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董吴玲玲认为这正当其时。她告诉记者一组数据,目前,港澳每年新增初中学生5万、大学生3万,初中到大学在校学生规模近50万人。“这一庞大的研学群体迫切需要体验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内地科技进步与发展。”她认为,当下急需在大湾区内建设一批能够促进港澳与内地学生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的研学基地,包括田园综合体体验、传统手工艺传承、青年社工实践等主题研学基地,提高青年交流质量,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粤港澳如何携手推进国际化研学基地,董吴玲玲提出了初步构想。她认为,打造系列化研学基地有三大目标:成为三地青少年的交流平台、国际性青年交流平台、人文湾区品牌。首先,在港澳发动社会各界成立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金会,在有特色的乡村、小镇以及科普基地建立系列化的青少年研学基地。其次,动员香港中小学与广东结对子的中小学联合展开在各个基地展开研学合作活动,组织粤港两地高校选择合适的研学基地展开文创活动。第三,利用港澳广泛的华人华侨资源,引进东南亚与台湾、韩国、太平洋8个岛国的青少年华裔学生进行研学活动,把大湾区研学基地群办成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的高端平台。另外,基地可联合团中央、粤港澳三地智库,引进智库专家将研学基地打造成为培育粤港澳青年领袖的实践基地。青年也能深入调研考察基地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治理状态,充分了解广东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