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业扶持成为脱贫攻坚“助推器”

2019年03月14日 01:07| 作者:肖亮升 龚文颖 王春楠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肖亮升 通讯员龚文颖 王春楠)2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欧彦伶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里乐村土敢屯,找到了正在毛葡萄园里劳作的村民韦凤昂。

韦凤昂的200亩毛葡萄园2018年获得丰收,但他脸上的笑容却不增反减——由于收购价只有2017年的一半,算上肥料和人工等成本,葡萄园勉强平本。葡萄园增产不增收,他琢磨着要不要改种。

在深圳市福田区援建罗城的“千亩千户”红心猕猴桃产业园里,工程小组负责人谢永忠也在着急,产业园250亩红心猕猴桃去年收获近50吨,预计可带动2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但由于销售渠道不够畅通,获利并不如预期。

韦凤昂和谢永忠的烦恼,也正是欧彦伶目前关注的问题——扶贫产业成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产品销售不畅、贫困户增产不增收等问题成为摆在面前的新难题。

走访了果园、酒厂,并与果农、企业和扶贫工作队作深入交流后,欧彦伶的思路更清晰,她形成提案带到全国两会上。

“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需要政府部门的后续支持。”欧彦伶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龙头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及农村电商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连锁大型超市、外贸公司等企业到贫困地区收购和加工农产品,推动贫困地区形成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实现订单农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提高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电商奖励资金,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特别是对农村物流配送公司给予更多补贴,鼓励更多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到农村建设物流服务站,打通上行和下行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受多种客观因素制约,在使用扶贫资金投入产业项目时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有明显的成效或马上出成效。鉴于此,欧彦伶建议在审计扶贫资金发展扶贫产业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味追求扶贫资金成效的问题。

对于人才问题,欧彦伶说:“贫困地区条件艰苦,待遇低,很难留住人才。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政策鼓励、支持科研团队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创业,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