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你”在委员心头萦绕不去——教育界委员汪小帆呼吁美丽乡村学校建设需要再发力

2019年03月14日 01:10| 作者:郝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郝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实在多”,3月6日下午,教育界别委员汪小帆在小组讨论会后接受媒体采访,他说,中国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现代化,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保证。近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乡村教育总体状况得到改善,“在四川的一次调研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2017年,汪小帆在四川挂职时,曾经前往广元市的一个山村小学——范家小学调研。“四川广元一带是深度连片贫困山区,没去之前,我以为那里一定是非常穷困的地方,没想到,在那里看到的竟是另一番景象”,汪小帆说,一栋小楼干净整洁地坐卧在一片平原上,学校周围是平整的农田,山清水秀,绿树成荫,远远望去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真是那种感觉,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非常清脆悦耳,这个小学只有几十个学生,校长和老师的状态是那么的温文而雅,与周围的大自然环境非常和谐。”汪小帆打趣地说,那个学校的校长还是个帅哥,他和学生间亲密相处,因为学生少,老师也少,一直坚持开展采用小班化和个性化、体验式和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和周围的农民正在协商,准备把农田作为学生们社会劳动的实践基地,这样就可以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 在振兴乡村学校建设中,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很高,范家小学的校长就针对乡村小学缺少音体美和科学教师的难题,联合周边学校成立了“微平台”,一位老师上课,其他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共同学习。

汪小帆谈到乡村教育的不足时说,“因为这些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令人心酸。” 汪小帆说,他在班级里看到一个小孩子画的画,那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的一行字让他瞬间红了眼圈:“妈妈我想你。”这句话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也是他多次提交关于乡村教育提案的动力。乡村学校教育关系到国家扶贫战略成果的持续性,乡村教育中存在的师资不足,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制约了乡村学校的发展,比如以乡镇中心校统管乡村学校的体制应予以改革,避免中心校在村级学校教育经费分配及其他方面“卡脖子”,致使村小学缺少办学自主权,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乡村儿童选择去城里上学,周边城镇学校不断吸纳乡村优秀教师,也使得乡村教育呈现不稳定态势。希望国家能加大改革力度,解决乡村教师职称、待遇、生活条件等问题,给乡村学校教师创造培训提升的条件,让他们具有职业荣誉感,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和办法,营造良好氛围,让乡村教师有更为切实的获得感。“建议在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汪小帆说。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