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陈正良:思政课教师要承担好时代重任

2019年03月20日 16:02 | 作者:陈正良 |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作者:浙江省中特中心宁波大学基地负责人、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正良

思政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职责使命,长期以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就如何办好学校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作用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明确强调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这个“关键”作用,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具备“六个要”素质要求。同时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要做到“八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更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做深功

由于思政课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特征,这就给思政课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提出了高要求。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必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要求,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坚定理想信仰,坚定“四个自信”,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自信对待思政课教学工作。除了对课堂所传播理论、价值观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之外,任课教师必须要形成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较强的时政敏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思政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拓宽教学视野,开辟教学新思路,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同时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自律守正,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唯如此,才能使学生在“亲其师”的同时“信其道”,进而达到“敬而受教”的境界。

在提升课程亲和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思想认识水平上作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思政课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提高学生对课程价值意义的认识水平,提升课程亲和力,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内在学习动力,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程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未来的密切关系,明确课程所要宣扬捍卫的理论价值体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未来、对每个人前途与生活幸福密切相关的意义所在,从而消除学生在对思政课学习问题上存在的消极思想和心理,认可该类课程学习的价值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思想认识水平,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积极性,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课程教学实际效果。

在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上下功夫

教育活动是双向互动的实践,其成效取决于双方共同努力。思政课要实现预定效果,必须注重两个积极性的调动发挥,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除了把握教育导向外,还在于积极探索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体积极性。为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解决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问题,有效地激发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任何课程教学如果未能首先解决好这一前提,必然会是事倍功半。因此,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积极性和作用,同时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思政课要让学生爱听乐学、有用管用,就既要搞好教师教学上的“供给侧”改革,也要十分关注学生“需求侧”的情况,直面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求,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在强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做文章

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思想性、政治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时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上有很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否始终理解把握思想理论动态,能否始终紧随社会发展最新实践进程,决定了他能否始终使教学内容与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同步,具有鲜活的时代内容。教学内容只有不断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赋予其更多时代精神内涵,善于用发展了的先进科学理论去分析解答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课程教学才能充满时代的朝气与活力。只有让学生感到课程学习真正能够帮助解决自己在思想理论和价值选择上的各种困惑,才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思政课也只有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能科学地、有说服力地回答社会实践发展提出的相关理论难点、疑点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现实理论需要;也只有坚持与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相结合,才能有效调动其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

在注重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认同接受心理的契合上使真招

当代一些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社会经历的局限和受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接受有待加强。这一现实,客观上决定了需要思政课教育以恰当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作出正确选择。因此,思政课教育首先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思想理论体系真正了解辨识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内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信仰的认同接受。一概采取单向灌输的办法、简单地肯定否定给结论的办法不仅不易被接受,而且不易真正转化为信仰。在教育中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以说理讨论式和引导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既是一个教学活动的主持者,也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同时还是一个平心静气的引导者。这有利于帮助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客观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接受性。

在通过强化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感悟体验上勤探索

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经历单纯、缺少社会实践历练的总体情况,创造增加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历练的机会,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对课堂理论的认知感悟,有利于其对正确理论的认同和价值信仰的确立、稳固。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言之谆谆、费尽口舌的理论说教,不易得到学生认同,但在学生经历了亲身实践体验感受后,认识常常完全不同。所以,思政课教育也应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通过积极探索拓展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更能依据理论体系来观照现实,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所传授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把握和理解。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增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客观、理性地对待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

上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质量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思政 政课 学生 教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