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触摸古今,以精品奉献人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访谈

2019年03月25日 10:11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张丽)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的重要讲话,为文艺社科工作者指明了具体方向。学术家园周刊围绕讲话精神,拟邀请不同专业的社科委员、知名学者专家做系列访谈,结合其自身学术研究与实践,从不同角度“解读”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印刷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如何让印刷文化融入当今生活,让人们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本期栏目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进行专业解读。

让印刷与时代同步伐

记者: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何看待这一古老的印刷文明?对推动文明进程有怎样的贡献?

孙宝林:印刷术发明于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它不仅对中华文明的生发、传承、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有不可估量的贡献。培根、马克思、孙中山等中外古今名人都曾说过印刷术的重要意义,孙中山先生甚至将印刷看作“衣、食、住、行”后的人类第五大需要,“据近世文明言,生活之物质原件共有五种,即衣、食、住、行及印刷也”。

在古代,印刷作用远比今天要大,主要在于文化的意义。当时受限于交通工具的不发达,人们了解跨区域文化很不方便。而将名人先贤的思想和知识印刷成册,则使跨区域文化传播成为可能。随着经贸兴起,中华文化还通过古籍善本的形式沿着丝绸之路向周边国家与地区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印刷术对古代文化跨区域传播的作用,不亚于当今互联网对知识信息传播的影响,无愧于被人们称为“文明之母”。

记者:在大数据、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印刷经历了怎样的技术变革?印刷文化怎样更好地融入当今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孙宝林:有人曾担心地问我,互联网来了,数字时代到了,印刷还有用吗?还能解决什么问题?从某种层面而言,是我们过去没能把印刷文化更好地传播开来。一说到印刷,人们大多只想到了书刊印刷。其实印刷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钞票、邮票、户口本、身份证、发票,电视机、冰箱等物件的品牌标识、包装,这些都与印刷息息相关。据了解去年印刷产业总产值为1万多亿,相对于去年90多万亿元的GDP,算是不小的比重了。

那么,印刷的未来在哪里?我想了一个词,叫“印刷制造”。比如3D打印,将墨水换成水泥就能打印出楼房,换成高强度合金就能打印出飞机或航天器的某一构件。假以时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或许会因此产生颠覆性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一般是减量生产,如生产汽车的一个轴,要先用车刀把粗铁柱切削成合适尺寸的小圆柱,再从中间挖孔,一点点消减材料制作而成,而3D打印则实现增量生产,一点点增加材料,最终达到合适的尺寸大小。从绿色发展、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来讲,印刷制造无疑拥有无限广阔的未来。此外,还有生物打印,可以应对重大疾病与老龄化危机,纳米打印可实现自由变色、不同感光等。与设计、研发相结合,这应该是印刷的未来发展路径。

把印刷文化“写进群众心坎里”

记者:您曾说,当代印刷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怎样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孙宝林:印刷与出版、出版与文化紧密相连,我们称之为印刷出版文化,它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靠什么流传至今?除了口传心授,就是古籍善本的记录普及,后者跟印刷出版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印刷史不仅是一部技术史,更是一部文化史。印刷不是为了印刷而印刷,出版也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最终目的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在服务于生产同时,也一定是为人们精神生活服务的。古往今来,印刷文化都是持续惠及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任何一种技术与文化,如果不能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就会越走越窄,最终枯竭消亡。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我要做的就是,以印刷文化的形式,将学问传到人们的心坎,将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最后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滋养温润,将传世经典真正传承与传播。

记者:对很多人而言,谈起印刷,总是给人“高冷”的感觉,如何利用中国印刷博物馆这一平台,让古老的印刷文物“活”起来,让当下的印刷文化“火”起来,留住观众、留住口碑?

孙宝林:我刚接触博物馆工作时,有人说中国人还没有形成进博物馆的习惯,其实那时我就在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做得太冷、太没有亲和力了?后来我提出中国印刷博物馆要有“双化两性”的工作思路,即“专业化+大众化、知识性+趣味性”,要让博物馆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殿堂,还要好玩、有趣,让人们愿意来、喜欢来。比如我们做了原创儿童科普AR读本《刷梦想之文宝探秘记》,通过“玩学”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中华印刷文化,学习知识典故,激励创造创新。如今,到中国印刷博物馆来的观众越来越多,可以说将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真正搬了进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连幼儿园的小孩都喜欢到中国印刷博物馆来了。

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在中国印刷博物馆的一层古代源头馆,人们可以通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等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看到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认识最早的书籍形式与装帧,以及笔、墨、纸的发明发展。通过展览,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人们愿意来,喜欢来,甚至反复来,需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互动体验不失为一个有效方式。针对青少年,中国印刷博物馆专门开展了“雕版印刷”“古法造纸制团扇”“做一本线装书”等印刷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木版雕刻”,我们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分别雕刻制版,让观众通过“刷”自己喜欢的节气或属相,来体验雕版印刷。“做一本线装书”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拣页、穿孔、打结、作签的做书乐趣,还在书中植入古代家风家训内容,既让孩子通过手工劳动了解传统图书的制作出版形式,有潜移默化地接受启蒙教育,使中华文化像种子一样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博物馆人,自己得先有文化、有情怀、有担当,才能充满激情与活力地去探索创新,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担当起温润心灵、播种文化的重任。

思想行动上的“明”与“实”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如何践行这一职责使命?

孙宝林:文化工作者,做的就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我们要为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去培根,为引领一代代人的思想去铸魂。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光荣的使命。

这就需要我们思想上要明,行动上要实。思想上明了,行动才会有方向;行动上实了,思想才会落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想我要做的,就是以此为指路明灯,在学习中去践行,进而让自己学习的点滴、践行的成果,在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平台上放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是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一名中共党员,这就需要我首先成为党的宗旨的践行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做人民的通讯员,传达社情民意;还要做社会的黏合剂,根据中央要求与委员职责,结合自己的岗位,通过调研、提案等发挥作用,同时还要跳出本单位、本行业范畴,以更高的站位与更远的眼光,来为社会服务,甚至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在力求做一个有温度、与观众零距离的博物馆。我经常思考,现在的观众喜欢什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想法,就会通过考察、调研去践行,并通过专题展览等方式得以呈现。最近开展的“笔墨书香———中国印刷文化探源专题展”就是如此。那印刷文化的源头是什么?于是我去湖州寻笔、到徽州问墨、在泾县找纸……在这些地方我找到古法制作,并将这些文化遗产在展览中一一呈现出来。

中华文化传承需要载体,那么怎样的载体才能使之更长久甚至永恒?近年来我一直关注激光打印字迹耐久性问题。现在我们用激光打印文件不到10年就出现粘连,书报刊新闻纸不过百年,民国时期的资料档案书籍已经发脆。如果作为载体的油墨和纸张都不存在了,内容再好也将荡然无存。没有传世的油墨纸张,传世的作品如何留下来?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但我认为“数”的东西也是不可耐久的,它传播速度快,但硬件载体更新也快,十几年前的硬盘现在还能打开吗?不好说。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对需要长期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应使用专用打印油墨和打印设备,同时组织研发专用的打印和复印设备,提高激光打印和复印字迹的牢固度,以此确保重要文件材料和档案的安全。这也是我在今后要探索的。

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1400多年的印刷史所形成的印刷文化无疑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支撑。假如没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欧洲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都有可能被推迟。如何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讲好中国印刷故事也有着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地舞舞狮子,还应该往深走、往实走,因此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在推动新成立的世界印刷文化研究中心具体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研学活动、举办国际会议等方式推动中国印刷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与交流。

编辑:王琦玮

关键词:印刷 文化 孙宝林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