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重要的建议说三遍”

——委员为破解工业原材料“卡脖子”出谋划策

2019年03月26日 13:51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委员建言资政力求“说得对”。有时,囿于各种条件,“说得对”不一定就会转化成政策、决策。这时,就需要委员们勇于、善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为提高“转化率”,推动条件完善、成熟。

全国政协经济界的委员们,正在生动地演绎这一点。

“重要的建议说三遍!我一直在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工业原材料的生产问题,再过5年,路上跑的都是电动车了,造电动车的原材料谁来提供啊?”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有时话题会突然变得很集中,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刚一抛出上述观点,同组同排坐的好几位委员就开始找话筒,准备“附议”。

B20190326002-zx6

常振明提出,工业原材料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截至目前,我国锂、铜、铁矿以及大豆等大宗商品80%靠进口,无论原材料价格如何波动,我们都得买,而往往是我们买的东西,价格都高。

常振明进而建议,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问题已经到了国家层面应尽快考虑的时刻了。

“我国在钢、铝方面对外依存度也不低,世界矿业巨头净利润上升,中国买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常振明话音刚落,挨着他坐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铝业集团董事长葛红林“开腔”。

他提到的“贡献”,不由得让大宗商品圈回想起了今年1月,巴西淡水河谷一座尾矿坝发生垮塌的事。

事故发生当天,铁矿石价格每吨涨了5美元,如果我国要进10亿吨铁矿石,等于要多花50亿美元,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80%,也由此成了这场事故的最后买单者。

此前也有市场人士统计,近年来中国钢铁产业去产能,减少了对铁矿石的需求,铁矿石市场理应降价,但其价格不降反升。

面对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卡脖子”,我们该怎么办?

对此,葛红林建议,政协委员应该在这件事上多呼吁:“我们经济界有很多委员,是来自或过去长期工作在基础原辅材料生产企业,对石油、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市场变化高度敏感,对过去大宗商品价格的跌宕起伏有切肤之痛,也对政府部门及时应对供求变化有着迫切之需,我认为,该干预的要决不手软,该调控的要适时适度。政协经济界的委员们应该多发声音,多提建议,让我们国家在大宗商品的价格管控上更加科学、更加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我补充一下煤炭的例子。”作为能源企业界的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按开话筒。

据他介绍,两三年前煤炭价格坐了过山车,从1200元/吨降到300多元/吨,当时国家发改委做了一个有益尝试,就是评估煤炭价格的合理价位到底是多少,并由此给价格设置了绿色区间,“绿色区间之内,买卖双方可以正常交易;如果价格高了,就进入被关注的黄色区间;价格如果再高,政府就要出手了。虽然配置资源是市场的事,但政府也有引导的责任。”凌文挺感慨。

“作为能源企业代表,又是来自基层的企业,我想说几句。”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集团董事长薛光林的加入,俨然把这一阶段的小组讨论变成了原材料价格“论证会”。“有好多人说,我们建一个铁矿,不如直接去收购一个铁矿,石油开采也是这样,固定资产投资也挺大的。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想办法有效扩充能源储备,避免被别人‘卡脖子’。”他的话成为这场20分钟专题讨论的结束语。

“政协委员就是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小组讨论意犹未尽,两会闭幕后,薛光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希望展开谈谈。连续多年提了很多提案,大部分集中在能源方面,他最大的感触是政协委员要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献计献策,一些问题,委员提出来了,如果一时半会没办法很好地解决,那就继续说,咬定青山不放松,打破砂锅问到底,继续积极建言献策。

“我在能源行业做了26年,看到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上涨时会给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也一直在思考,不断在建议,如何能在价格相对低的时候,加大对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铁矿石和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储备,这些东西又放不坏。要把这些能源资源的储备扩展到能满足国内3-6个月的用量,起码达到国际标准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其实并非不可能的事。”在薛光林看来,只要国内多建一些储存设施,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国家可以加大力度在国际市场采购油气、铁矿石等资源,作为战略储备储存起来。

“有了足够的储备之后,还可以高抛低吸,不仅可以平抑国际市场价格,控制国内原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实现收益。我国有大量外汇储备,完全可以覆盖这部分采购成本。外汇储备这样做可能比单纯做对外投资,收益还要高一些。毕竟油气等大宗商品资源对我们国家来讲是刚需,价格合适的话,能省下来大量真金白银,对国民经济有百利而无一害。”薛光林是生意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反复强调一点,那就是国际能源价格定价权不在咱们手里,要应对这种既定事实,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怎么出击?那就是扩大储备,把话语权掌控在自己手里。

有些国内企业为了平抑价格风险,已经出海买矿自己开采。但薛光林认为,买矿开采从开始筹备到获得实际产出,通常需要很多年,还得运回来,倒不如直接收购现货做储备,这在全球早有先例,欧洲一些国家也是这么干的。

“现在国家不差钱,缺的是怎么去落实这件事。”连续几年,薛光林的提案与此有关,他说为了这件事他还会继续建言。

编辑:秦云

关键词:工业原材料 卡脖子 战略性资源储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