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杨维刚:智慧城市建设要保持“理性步伐”
本报讯(记者刘洋高新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要求围绕人民的教育、社保、优质就业、精准扶贫、健康管理和社会治理开展工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明确了新的发展路径。
“到2018年,全球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我国约有5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全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部分问题也逐渐露出苗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副主任杨维刚在两会期间提醒,伴随着“热潮”而行更应保持“理性”步伐。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哄而起’的过热现象,很多城市未经科学的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就竞相上马,使得本有市场前景的智慧项目‘名存实亡’,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针对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向,杨维刚建议,要着眼于全局,突出城市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依托,智慧整合,统筹规划,“对症下药”。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新鲜事物,技术与业务的创新空间非常广阔、潜力无限。杨维刚提出“共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生态”概念,他认为,在政府层面,要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以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在企业层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通过价格杠杆、自由竞争等市场手段来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智慧应用以及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共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新生态。
如何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杨维刚建议,通过智慧化的资源整合联通“信息孤岛”。通过县级平台与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服务聚合,中心城区共享市级平台,切实解决城市运行中的资源分散、系统分建和管理分治的格局。同时,要以数据为核心,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在技术上实现行业标准的统一与规范,实现跨系统技术集成与信息共享,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智慧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与服务面拓展,安全与人才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杨维刚建议,在推进各类智慧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开展网络安全风险研判和评估,在重要信息系统设计阶段要合理确定安全保护等级,同步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实施智慧城市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智慧城市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增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储备。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智慧 城市 建设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