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种下梧桐大树 养得凤凰高飞

2019年04月08日 16:4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种下梧桐大树 养得凤凰高飞

——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的话

70年,弹指一挥间。从“洋火”“洋油”,到复兴号、北斗导航,再到北京凉水河边的“益虫小屋”,高质量发展就这样由上到下,由浅到深,一步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有大城市的“高大上”,也有小乡镇的“接地气”,因地制宜探索,与时俱进创新。这其中,有观念转变的困惑,有脱离舒适区的不适,也有改革带来的断腕之痛……

这中间有无数“我们”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录与思考。为此,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栏目,记录和见证这一段气象万千、荡气回肠的辉煌进程,从中也瞭望那正跃出地平线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片百亩土地上,曾经轰隆隆的设备声已安静下来。

这里原是首农集团的双桥乳品厂,一度也是城市里的“香饽饽”“奶黄金”。北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后,经过“腾笼换鸟”,牛奶厂的工人离开了;E9创新园区建成后,来了一拨拨以大数据、AI为业的科技创新人才。

它只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京以只争朝夕、奋发作为的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通过打造“软环境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牛奶厂变身创新园区

1982年成立的双桥乳品厂,供应了北京逾1/4的奶制品。

2012年,按照北京的发展规划,双桥乳品厂迁往大兴区。传统产业腾挪后,首农集团作为乳品厂的母公司,决定支持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把118亩地改造成产业园区。

两年后,厂区项目改造方九九工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晓磊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时厂区已经荒废了两年,草长得比人都高了。

“但生产设备还在”,厂房里留下了一条条完整的生产线。乳品厂代表着老工业时代,为了让记忆延续,王晓磊和团队决定把厂房改造成一栋栋办公楼,生产线上的零件经过设计重组,变成园区里的创意景观。

为了不破坏设备,团队还把厂房里的管线、罐体编号建档,“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数米高的银色“创新号”火车车身,主体是卧式奶仓,尾部是我国第一代利乐包生产设备;厂区里的水管被改造成水瀑布景观;园区大门则由66个巨大的银色罐体和4000米管线焊接而成。

种下梧桐树,自然希望引来金凤凰。北京市朝阳区以“文创”为主打,在朝阳区建产业园,势必要符合本区的定位。

王晓磊发现,文化创意没有科技的“加持”,表现形式显得很单一;而科技企业没有文化来助力,产品又会稍显冰冷。

“产业与产业之间要突破边界,”与许多产业园区的定位不同,E9创新工场的大门同时向“科技”和“文化”两个领域敞开。

在企业的选择上,园区也有着高要求——“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要么是在市场上具有领先地位,先发制人,要么就是一招取胜,形成井喷市场”。

成立于2016年的北京鲸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互动创意解决方案设计公司,服务过故宫博物院等多个机构。鲸世科技成立的第二年,就从望京搬到了E9创新工场,房租比过去便宜了40%,他们还在这里找到了合作伙伴。

企业入驻后,园区会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来对接,帮助企业跑前跑后,“企业就可以专心搞研发了”。鲸世科技CEO杨利堃告诉记者,鲸世科技有一次参加北京市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时,园区提供了服务帮助。

在王晓磊眼中,产业园区不能做“瓦片经济”,不能只想着让企业过来租房子,而是要服务好企业发展。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在王晓磊看来,园区要维持生命力,一定要关注入驻的企业需要什么,“企业到园区来不是简单要物理空间,而是要专业配套的资源和服务”。创新工场致力于打造4.0版的产业园区,从企业的注册、项目申报、融资到人才对接,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服务体系。

把公司从望京搬到双桥,杨利堃认为最大的优势是离人才更近了。该公司涉及的领域,国内人才储备很少。该公司目前有三四十人,80%是以交互、算法和设计专业为主,但目前技术研发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好在园区离中国传媒大学只有5公里多,还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有对接合作,鲸世科技正计划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在校园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在王晓磊看来,要让人才留下来,就得重视员工的“幸福指数”。E9创新工厂为企业员工准备了接驳大巴,在附近的地铁口提供24小时到园区的交通服务,园区里还配备员工食堂、球场等设施,“人心留住了,企业的业绩才能上来”。

目前,E9入驻了80多家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创业公司,其中包括跻身“2018年大数据硬独角兽”榜单的北京集奥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化建设,将入园企业的物联网、智能安防、智能结算、智慧空间管理等技术产品应用到园区的管理中,提升园区的运营管理效率,“这更是为将来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发展建模打样”。2018年11月,园区已经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认证。

园区的老东家首农集团也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助力,“传统行业在管理、产品营销上都有待于提高,需要科技文化助力转型升级”。王晓磊透露,进入园区的一家科技企业将和首农集团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服务业成为拉动北京GDP的“主力军”

在北京顺义区空港工业区一个80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里,安放着一排排几十米高的铁架子,架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从波音、空客、柯林斯、霍尼韦尔、赛峰等飞机器材生产厂家进口的航空器材。

过去,国内航空公司为保障机队的安全正常运营,均需要进口相当数量和价值的飞机零部件,储备在航空公司自已的航材库。

2016年,南航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国新等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逐渐拉开了“航材共享”的序幕。

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俊告诉记者,公司针对波音777、波音787和空客A350三类机型,引进相关的国外器材,为有需要的航空公司节省了首次采购器材时的一次性支出,“公司除北京外,还在其他城市有仓库,航空公司飞到其他区域时,也有相应的航材提供”。

但在运营过程中,该公司发现,光器材共享还不行,如果海关监管模式不能统一,保税航材不能自由流转,共享器材流转使用效率仍然不高。

“海关监管实行属地化管理,我们发现,器材在不同地区进行报关、审批的流程和时间有所不同,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器材流转效率不高。”后来,该公司把遇到的问题向北京海关、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反映,相关部门经过一番调研后,给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

今年1月31日,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中,把支持航材共享平台建设列为重点支持项目;不到一个月,国家海关总署签署了《关于开展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模式改革创新试点的批复》,批准了航材共享平台作为首家试点企业开展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改革创新模式。

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随即以北京为中心分别在上海、厦门、广州、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8个口岸开展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模式,实现对保税航材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核准,在保税状态下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航空公司在以上8个地区使用保税航空器材,事先不用缴纳相关税费,并在备案、申报上都按照北京海关的监管要求完成。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张俊告诉记者,行业因此降低了30%~40%的采购和库存成本,并提升了运营效率,“能保证一个小时内就把航空公司需要的器材送到飞机下”。

北京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城市,从2015年~2018年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服务贸易便利化、优化开放型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了6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开放创新举措,一批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北京也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逐渐和国际接轨。2019年,中国在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中一跃上升32位,北京的贡献不可小觑。过去一年,北京市在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跨境贸易等领域的改革取得了突破进展。其中,在获得电力上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改革,办理环节从6个缩减为3个,平均用时由141天缩减到34天,小微企业电力接入成本由19.2万元降为0元。

“由此,中国与日本、阿联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3个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国家。”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戴颖介绍。

同时,北京在开办企业上,通过设立区级企业开办大厅、推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扩大名称自主预查范围、推进企业登记“全市通办”等举措,办理环节由7个压缩为4个,办理时间由24天压缩到8天。目前,北京是世界上仅有的开办企业完全免费的两个城市之一。

一路下来,服务业早已成为拉动北京GDP的“主力军”。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GDP的81%,比试点前的2014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推出177项试点任务。

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来北京的第七年,住在亦庄的法国人Antoine Mansuy发现凉水河边的蚊子变少了,一些瓢虫、蜜蜂之类的昆虫开始在周围飞来飞去。

7年前,Antoine Mansuy和中国籍妻子在北京亦庄安家,开了一家西餐厅。开发区年轻人多、活力十足,让他感觉这里生活质量很高。

凉水河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公园根据昆虫的不同习性,用木头、砖等材料搭建了益虫小屋,用“以虫治虫”的方式减少害虫数量,保障花草茁壮成长。

凉水河边的蚊子减少,也是因为经过长期治理,凉水河中的污泥被清理,蚊蝇没有滋生的环境了。

“坚持高品质的城市建设、坚持走绿色之路”,2018年,开发区凉水河公园一期建成开园,增加了河两岸骑行绿道11千米,让民众自由骑行。

凉水河还实施“河长制”,政府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凉水河渐渐洗清了北京南城“臭水河”的名声,甚至吸引了白鹭等鸟类来岸边安家。

为了打造宜业宜居绿色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高强度”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执行最严格的投入产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准入标准,推动气、水、声、土等污染综合防治。

“我们绝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产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王少峰表示,要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兼顾包括环境、能耗等在内的综合效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天蓝、地绿、水净、城美。

北京城内其他水体也清亮了起来。目前,北京市141条段黑臭水体截污治污工程均已完工,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北京市近年来完成了15座再生水厂的主体工程建设,再生水利用量10.7亿立方米,再生水在工业生产、市政服务、河湖补水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进怀表示,2019年,北京市将继续开展“清河”“清管”(双清)行动,目标是实现“雨季污染物不入河湖、水面无漂浮垃圾、水体不黑臭”,把河湖生态治理向系统化推进。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经济峰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反过来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2013年开始,北京打响了大气污染攻坚战。5年来,北京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升级,北京市蓝天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2018年,一级天同比增加6天,重污染日同比减少9天。

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一排排设备的屏幕上,实时呈现出PM2.5、PM10等大气污染物的分析结果。

这数十台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PM2.5的浓度,还能分析PM2.5的组分。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指出,2019年北京市在防治大气污染中,将目标定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三年滑动平均浓度继续下降,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一微克一微克抠,不断增强市民蓝天获得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秦云

关键词:北京 高质量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