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虽已未富先老 却要有备而来

全国政协“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专题调研综述

2019年04月18日 17:12 | 作者:吕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社区———实现“三位一体”的重要依托

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高波看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

“要有老年人们的动态数据,包括他们的身体、经济、子女等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方面的养老需求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按需提供养老服务。这些工作由谁来做?我觉得由社区来承担再合适不过。”

除此之外,社区在实现老人居家养老、就近养老中也必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居家不居家,关键看社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任亚平认为,只有社区充分发挥嵌入、融合、辐射作用,居家养老才能实现。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恩济花园30号的首开寸草西钓鱼台服务点就是一个以“位置嵌入、功能相容、服务整合”为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不仅安置周边社区失能、半失能、失智及高龄等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还为周边社区的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助餐、助医、助浴、专业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

此外,北京市还采取“政府无偿提供设施、服务商低偿运营”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目前已经建成运营680个驿站,15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湖北也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武汉、宜昌、黄石先后被国家纳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武汉初步总结出“社区嵌入式、中心辐射式、统分结合式”三种服务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助餐、助洁、助医及远程照护开展服务。

“现在社区这一块关键还是降成本的问题,包括地价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的制度化成本。如果不能实现盈利,就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贺丹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机构给予税收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但细化政策的迟迟未出台,让部分地区的政策难以落地。

“应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及时总结推广社区养老服务成功经验,同时,厘清政府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责任边界,对公益性社区养老服务给予土地、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表示。

除了关注社区养老,调研组成员也特别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呼吁促进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还有一些农村老人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要加快城乡统筹,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养老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杨松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黄燕苹建议,结合农村实际,鼓励发展农村幸福院、养老大院等互助养老模式,借助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的作用,为老人年提供各类养老服务。

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在湖北和北京的两次调研中,调研组成员走访了大量的养老机构。这些定位不同、面向的养老群体也不相同的养老机构,成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有益补充,在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燕园),提供居住、餐饮、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高品质生活,以满足长者“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财务管理以及心灵的归属”这七大核心需求,打造属于老人们的“迪士尼乐园”,重塑他们的生活方式。

根据居民兴趣爱好开设了百余门精品课程、组建了数十个居民俱乐部,而且在每年130多个国家规定的节假日都会举行各种主题文艺活动,日常还有美食节、生日会、化妆舞会等,老人们结交朋友,学习知识,每天充实而快乐。

黄石广慈养护院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国家批准的三级老年病专科医院,是湖北省首家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健康体检为一体的一站式医养融合体。坚持医养结合,着力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养老服务,83张养老床位现已入住养老老人72人,平均年龄86岁,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47人,占比65%。

咸宁市咸安区博德老年人养护中心由咸宁博德精神病医院负责运营,以民政对象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和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兼收社会老人和精神障碍患者,已形成集医疗、康复、养老、临终关怀为一体的专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现入住老人10人,精神障碍患者32人,精神障碍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增加了对疾病的认知、养成自主服药习惯、重建亲友关系、学习劳动技能,弥补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康复方面的不足,让精神病患者更有尊严的生活。

虽然养老机构各具特色,但他们几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资金投入量大、利润微薄、回报周期长。

以北京为例,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建设经费总额平均需20-30万元,还不含土地费用,其中除基本建设工程成本投入外,新建或扩建一所养老机构在购置设备方面的每床成本支出需1-4万元。

国家现行制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大多针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如可以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同时免征增值税、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而营利性养老机构则只能免征增值税、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再加上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弱等问题,使得很多老人付不起养老服务的费用,老年护理服务缺乏持续性保障,养老行业普遍亏损。

“政府应搭建好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平台,这点非常重要。”杨松表示。他同时也提出,在相关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看到中国面积之大、情况之复杂。“国家只适宜出台统一的规范性意见,而不能统一模式。要让各地因地制宜,边行边试,出台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政策细则。”

在调研中,湖北和北京两地对于探索给予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扶持政策呼声很高。希望能从国家层面突破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政策限制,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和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支持、运营补贴等,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

而对于老年人支付能力这一制约养老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两地也同时提出了养老服务支付保障机制的完善问题。认为应加快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抓紧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解决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而在此之前,可先行探索将康复护理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建立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困境家庭服务对象补助等制度,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



编辑:张佳琪

01 02 03

关键词:养老 社区 居家 政协 郑秉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