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贵州毕节滑石村的绿色嬗变

2019年04月18日 23:26 | 作者:黄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四月的滑石村满眼青翠、春意盎然,身在其中心旷神怡。这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82%的村落给予记者最直观的感受。

“我家大儿子在广东梅州打工,一年下来,挣得还没我多。”韩德均是滑石村的种植大户,靠林下种植冬荪和中药材一年能挣近20万元。这是一个彻底走出贫困的村民最有底气的回答。

然而,19年前,这里还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滑石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曾经的毕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态脆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不适宜人居”。

“种了大片坡,只收了几箩箩。”在滑石村当过7年村支书的彭德远说,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推开,村民们争相垦荒,开荒开到山尖尖。但是土地贫瘠,种在山上的包谷长得小收成差,被戏称为“鸡脑壳包谷”。最后还把大山开成了“光头山”,山上的树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000年5月7日,是滑石村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

“须臾之间,雷鸣闪电,大雨倾盆……洪水漫山,泥沙俱下,乱石飞翻……人亡物散,老幼十八,无一生还,惨绝人寰……”村里一块山墙上镌刻的警示碑,记录了那天的山洪泥石流。石碑第一稿作者黄成军目睹了当时的情景,他说,灾害导致18人丧生,最小的只有半岁,还有一个经抢救生还的3岁小孩,被村民们从泥沙里挖出来时,已经死去的妈妈紧紧抱着他。

县里派人调查灾害原因,结论是山林遭毁导致。当时的村支书彭德远立即召开村民会议,动员村民退耕还林。

那时,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种地,大多数人不愿意拿地种树种草。村干部掰着指头给大家伙算账:“一块地横3米顺3米,产的包谷两个人省着吃都不够。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好,每亩补贴粮食300斤、管护补贴20元。”村民们一算,划得来,热情就上来了。

“村里人原来是死守着地,退耕还林后,劳动力富余了,我们就动员年轻人外出务工。2001年引导789人外出务工,当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彭德远说。

滑石村退耕还林渐有小成,2006年,再次发生泥石流,隔壁的大田村有2人丧生,滑石村抵抗住了灾害。村民们退耕还林更积极了。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拉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反贫困战役。

随着扶贫开发的进程,原本处于深山的滑石村路通了、资金来了。森林覆盖率节节攀升,滑石村搞起了林下种植养殖,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2015年,滑石村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3.6%。这一年的5月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滑石村调研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汪洋说:“这就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同年8月6日,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先进工作会在滑石村召开。

滑石村出名了,这一年,村里林下养殖的4万只生态鸡被抢购一空。

韩德均早年也外出务过工,他脑子活络,早早便返乡搞林下种植。记者碰见他的时候,他正在试种中药材黄精的地里看栽苗情况。“这个种植成本比较高,但收益好。我今年租了些地试种,如果成功了,就带着村民一起种。”他指着旁边一块空地说:“这块地的主人搬到贵阳去住了,我租下来准备明年种白芨。”

小屯乡副乡长罗华在一旁介绍,“这是前进组的组长,也是我们村的种植带头人。”韩德均马上跟了一句:“我也是共产党员!”

土生土长的滑石村人王书海,这些年在外面承揽修路建房工程挣了钱,2016年底回到村里建起了合作社。他投入100多万元流转了340亩土地种植油用牡丹,同时套种蜂糖李。

“油用牡丹第五年达到盛产,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一万元左右。蜂糖李这几年的市场价格特别好,种植的人少,我专门去安顺的蜂糖李基地考察选定了这个品种。”王书海说,村里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东西有口碑,更好走市场。去年,他聘用村里的贫困群众来合作社务工,劳务费发了30万元,能给村里人带来实惠,是让他觉得最有面子的事。

在小屯乡政府所在地的市院村,有一片2400亩的梯田,层次分明,正是有水的季节,阳光下波光粼粼,煞是壮观。“这种规模的梯田能这么完好地保存下来,在我们乡是不多见的,得益于这里的生态建设得好,水土保持得好。”小屯乡党委书记王娟自豪地介绍,他们利用这块梯田引入农业龙头公司,通过益生菌发酵种植有机米,大大增加了种植附加值。

小屯乡距离大方县城12公里,交通便利,农旅一体的发展也正在规划中。

去年,小屯乡财政注资建立了平台公司,带着农户做产业。小屯乡还注册了“奢香粮仓”品牌,希望通过打造统一的品牌,让小屯乡各个村的生态农产品走得更远。

生态效益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前两年,小屯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7500亩经果林,同时发展林下经济。“我们要不断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做大‘绿色银行’。把产业做大做强,分红更稳固,脱贫也就更稳固。”王娟说。

2018底,滑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64元,而2014年时,这一数字还是3804元。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绿色嬗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