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带徒授业: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

2019年04月19日 10:01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全国政协委员田静眼中,泥与火的交融,锻造了“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

还记得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个午后,与田静委员对面而坐,当谈起年少与师父学艺历程,回忆起师父的点点滴滴时她眼底泛起了泪光,可以感受到她对这门传承手艺的热爱和对师父的崇敬之情。正如她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薪火相传。

而到如今,从最初手艺人到非遗传承人,田静开始意识到,这已不单单是一种最初的热爱,通过带徒授业让技艺得到传递,不仅可以培养传统工艺队伍,让传统文化在基层“活”起来,还可以让基层乡村青年拥有一技之长,助力地方基层乡村青年生活好起来。特别是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非遗传习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手把手的‘传帮带’,会让他们在心底萌生一种感恩与热爱,相对于直接的给钱给物会变得更有温度,有了对生活的热爱,贫困将不再是问题。”田静说。

田静告诉记者,自己年少学艺时正逢建水紫陶的低迷期,即使到了2008年,从业人员也仅有500人左右。而现如今,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已达到1264户,从业人员接近2.7万人,这不仅解决了大批农村青年就业问题,也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有利于精准扶贫的持续推进。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传承人通过技艺的传帮带,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建水,田静拥有一个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活态”紫陶工坊。数年前,她希望依托这个工坊,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和农村妇女开展技艺传习。然而,因为生活艰难,即使是免费教学,年轻人也不愿来。说起乡村的贫困、技艺的凋零,田静委员有些动容,“他们不是不想学,是真的没有钱。免费也不来学,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学了手艺能干什么,所以后来我就干脆每天给他们30元补贴,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还有吃饭的钱,同时做很多的思想工作来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手艺是可以谋生的。

最终,田静决定选择用公益培训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提供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从泥料到成型、烧制各个工系由田静带领的授艺团队各负其责,较快地让学员掌握各项技能,尽快让农村的青年有一技之长,再帮助辅导他们去就业去创业。学员在工作期间有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继续回来进行培训,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学徒时间太长的问题,能尽快地就业创业。“我现在每年带学徒四期,每期20-30人,对于贫困学徒,给予他们每人每天30元的补贴。近几年累计培养农村青年妇女近300多人。”田静发现,通过半年左右的传习,大多数学徒能掌握制陶流程中的一门技能,到现在基本能实现年均4万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一些自主创业开作坊的学徒,年均收入更可达8万元左右。很多学徒都在县城买了房,有的还买了车。城里住楼房,出行有私家车的生活对她们来说已不再是儿时的梦。”实践证明,非遗技艺传习是助力创业和脱贫的一个有效途径。”田静自豪地说。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积淀深厚,比如白族扎染、剑川木雕,还有民族刺绣等等。在田静眼中,不仅是云南,祖国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此的丰富,但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还是太少,国家级非遗项目配套的传习馆建设也还太弱。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就包含非遗传承人。田静认为,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也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更好的抓手。“让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就如同用云南的好壶冲泡云南的茶叶,滋味会更醇更悠长。”田静充满期待地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田静 建水紫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