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就想为纪堂人实实在在干点事”

记贵州省政协驻黎平县纪堂村“第一书记”杨星

2019年04月23日 12:52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4月23日电(记者 郭帅)驻村“第一书记”既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也是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3月28日—4月10日,记者参与了本报组织的“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赴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纪堂村,见证了贵州省政协驻村“第一书记”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推动富民强村过程中的拼搏与努力。

“办法总比问题多”

纪堂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这个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水中风景如画的侗族村寨,是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见纪堂驻村“第一书记”杨星,一眼就能看出昂首挺胸,步伐稳健的他曾经是名老兵。他身后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军绿色挎包衬着一身黑衣,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对于半路“杀来”、即将在纪堂驻村半个月的本报记者,杨星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后,就急忙拉着贵州省政协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田自文汇报起了纪堂村的用水“难题”。

熟识杨星后,他告诉记者,虽然村里修了蓄水池,但一到枯水季节,用水就成了难题。在我们驻村的半个月时间里就经历了两次停水,杨星自然着急,他向田自文汇报的是自己刚刚协调争取到省水利厅拨付40万元的用途。“这笔钱要用于村里人畜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最近,肇兴镇准备从高贡水库引水解决镇上及周边群众的饮用水需求,村里要力争搭上这次东风,彻底解决纪堂村的用水问题。”杨星说。

驻村一年多来,像这样的难题一件件摆在这位“新手书记”面前,杨星总是不疾不徐地说:“办法总比问题多!”

扶贫惠民,不仅仅是当“宣讲员”

当阳光洒下最后一丝光辉,夜幕陡然降临。村里的干部们回家的回家,外出的外出。村委二楼的办公室内,杨星却还在昏黄的灯光下思考,甚至带着些不安的情绪。

“纪堂村现在仍然有37户、127人未脱贫。如何帮助他们尽早摆脱贫?时间不等人啊……”杨星在服役19年后,去年3月回到地方工作,在贵州省政协办公厅的新椅子还没坐热,就接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重任。

对于扶贫政策、基层经验,杨星其实开始并不熟识。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劲头让他开始“恶补”各类扶贫惠民政策,常能在深夜见到杨星的朋友圈分享,内容无一例外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向老百姓宣讲扶贫政策是驻村书记的重要职责之一,杨星也把自己当作是政策的“宣讲员”。

“那么多细化的扶贫政策怎么记得住?”记者忍不住问杨星,他晃了晃手里经常翻看的白皮书。这书是他驻村开展工作的“宝典”——《贵州省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工作手册》。书的封面已经明显泛黄,里面的书页也有着经常翻看的疏松感,各种标记和新旧折痕更显得杨星和这本书的“亲近”。

对于扶贫,杨星可不仅仅只是当“宣讲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问题他还得一件一件去“啃”。

最近纪堂村里有户贫困家庭中的唯一劳动力刚刚查出重疾,这事让他一直揪着心。

“患者家存折余额只剩14.66元,这让一家人心灰意冷,决定放弃治疗。”杨星听到消息急在心头,力劝患者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心里的大石头才算稍稍落地。随后又马不停蹄地为患者联系临时救助、为患者女儿向社会助学组织争取长期资助。没几天,助学组织的款项就到了账,临时救助也在杨星的一再争取后提前批了下来。

“杨书记真是位好书记!一心一意为我们解决困难。”患者家属眼里噙着泪水说。

这样的场景不止一两次,每次听到这样的赞扬或感谢,杨星就会摆摆手,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同时也让他的扶贫信念更加坚定:“一定要让纪堂的乡亲们生活快快好起来!”

“要给村里留下一个带不走的产业”

精准到户的急事难事杨星要一件件操心,全村脱贫攻坚的全局性把握更是不能放松。

村委会二层办公室隔间里,一铺床、一张桌子,就是他的宿舍。

每天清晨,当侗寨里的公鸡开始挨个打鸣时,杨星已经早早起床,去田间地头、去村民家调研走访,摸排情况。“就想为纪堂人实实在在干点事。”他告诉记者。

深入调研后,杨星理清了思路:想脱贫,必须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要靠搞产业带动村里发展。”杨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在自己结束驻村工作时,要给村里留下一个带不走的产业,让村民们稳定脱贫不返贫。”

绿壳鸡蛋成了杨星作为“新手书记”的第一个产业抓手。

走过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小径,纪堂村绿壳蛋生态养殖基地就藏在茂密的丛林之中。基地里共有40余户养殖户,其中16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绿壳蛋是贵州大山里的一种特殊的鸡下的蛋,蛋壳是绿色的,营养价值很高。贵州省政协办公厅2016年开始帮扶纪堂村的扶贫产业,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贫困户积累了养鸡经验。

2018年3月杨星驻村后,为了扩大业态,增加贫困户收入,他协调申请了贵州省林业厅40万元林下产业发展资金,用于纪堂村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巩固壮大绿壳蛋产业。

为了给绿壳蛋卖个好价钱,杨星还搞起了网上创业,通过电商帮助贫困户销售鸡蛋6万余枚。

但杨星却觉得这次创业有些失败。“由于快递运输不成规模,时效慢、费用高,导致很多顾客收到了臭鸡蛋,成本也因快递费用直线上升。”杨星说起这事儿有些伤心:“纪堂村的绿壳蛋口碑在网上没能一炮打响。”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干部群众一起干。”杨星依然信心满满,开始了另一条思路。

纪堂村是肇兴镇第一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之一,具有先天的旅游资源。这些年,依托肇兴旅游资源优势,村里游客也增加不少,但旅游基础设施仍跟不上发展步伐。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的第一步,要想富先修路。发展旅游更是如此。”杨星向贵州省民宗委协调了13万元用于步道建设,修好后从纪堂村到肇兴镇走路只需半个小时,沿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天气转暖后就开始动工。”杨星说。

杨星深知,推动旅游业兴旺,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错位发展。千篇一律的旅游项目无法彰显特色,难以形成竞争力,纪堂村旅游发展有别于他人的特色是什么也是杨星一直思考的问题。

4月20日是侗族传统的“谷雨节”,“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杨星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增加特色项目,吸引外地游客进村寨旅游观光。

围绕这个契机,村里由村委会牵头刚刚成立的旅游公司一班人费尽了心神。“村两委班子每天商量讨论到深夜十一二点是经常的事情。”杨星说。

我们离开纪堂时是4月10日,不到10天的时间,好消息接踵而至。村里新修建的公厕投入了使用,集训后近百人的民族表演队伍也首演大获成功。

“这次旅游活动办得很成功,上千名游客都对侗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着讲解员问鼓楼的历史渊源,争着体验侗族谷雨节特有的丢卣卣、打花脸等民俗活动。”杨星兴奋地告诉我们。

下一步,杨星和村委会计划以村级旅游公司为龙头,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其他种养业为辅的纪堂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还有,村里关于旅游配套的停车场项目也已经尘埃落定,下次你们再来,村里就有宽敞的地方停车了!”杨星按捺不住兴奋地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杨星 纪堂村 第一书记 政协 脱贫 绿壳蛋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