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人才哪里来?评价怎么改?环境咋优化?

委员支招锻造创新驱动三支箭

2019年05月15日 10:04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想你不敢想,做你不敢做的事。

创新永远是那些敢异想天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是一群怀着梦想的人、是一群耐得住寂寞的人、是一群肯钻研的人……他们催促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穷则思变,变则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求完美,止于至善,才有创新。没有传承,没有坚守,为创新而创新,只是玩花样,赚吆喝,并非创新。”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常务副院长邓文基对创新的理解。

“真正创新是无中生有,是变革观念。”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的观点。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看来,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由过去的跟跑为主变成了目前的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继续保持全球创新领跑者地位将是我们今后创新要努力的方向。

如今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那么,如何为创新驱动提供基石,给创新的人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其在创新的路上奋勇直前,努力推动创新可持续发展。我们接着听委员们怎么说。

一问人才哪里来?
——“抱南瓜”与“种大树”

有学者指出,从当前科研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存在“抱南瓜”“种大树”的现象。

“种大树”与“抱南瓜”其实是一对儿隐喻。前者,是辛辛苦苦地花若干年逐步地培养人才,就像种一棵大树的过程;后者则是采取“拿来主义”引进人才,就像到地里摘一个南瓜或者市场上买一个南瓜那样的便捷,因为南瓜比较重也比较大,所以需要抱回来。

一种一抱至少是两个动作,但道理却已然大大的不同了。

“抱南瓜”比较好说,挑大个儿的拣就是了,就如引进人才,一般要找名气大和成果多的主儿。不大好办的是,在人才辈出、成果暴涨的时代里,会像在“南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一样,容易卖不出价钱来,让人感觉“被贬值”了。这时候南瓜不贴上点儿绿色、有机、无公害商标,或者拿产地传说搞点儿噱头,通常会比较“杯具”;人才及其成果也差不多,都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了,就要被PK出身国度学校名头、比拼论文引用次数。南瓜煮好了吃到肚子里其实都能管饱,有没有不良影响那是后话,人才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也多半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抱”着那一刻,却有N多差别。

“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和运用法门,需要下功夫去品读,才能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易建强表示,科研人员的培养何其不是“种大树”,在稚嫩的小树苗阶段需要悉心呵护和用心地培植,长得大一点儿了,就要给它一块深厚肥沃的土壤让它扎根,给它一个广阔的天空让它自由地长大,否则绝成不了大树甚至栋梁之才。

如何让科技人才成长为栋梁之才?易建强表示,科研管理好比科技事业这个大系统内部的基础管理软件,它的作用是打造一个良好的系统环境,为应用软件使用资源进行高效率调配,从而让整个系统稳定而充分运转。只有尊重知识与人才,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新驱动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我们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强化对基层科研、科技创新工作的认同感。在社会上加大对科研工作性质重要性和神圣性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科研、热爱科研的良好风气和氛围,而且要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真正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虑,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易建强这样说。

二问评价怎么改?
——“指挥棒”与“活评价”

“以问题为导向,对于目前的科研环境,我谈几点个人体会。一是从大环境来看,科研工作者头上的‘指挥棒’太多,如,发表SCI论文、争取课题、获得奖励等;二是长期以来,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自主权有限,行政化倾向尚未根本扭转,重数量轻质量、重学历轻能力等依然存在,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很多科学研究在单打独斗中艰难推进,没有打通上下游的合作,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刚从实验室出来了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教授王璞直奔这次采访的主题。

在王璞看来,加快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考核评价、编制管理、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去行政化是当务之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性考核,为科研人员减轻负担,充分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尤其是淡化海外经历和各种“人才帽子”,避免把资历和标签与科研水平简单画等号。

如何更好地给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科研人员真正沉下心来搞研究?

王璞的建议是,加快落实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科研人员,建立明确的分类评价标准。如,对于从事这两类研究的科研人员考核评价既不能唯数量论,更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而要看科研人员在原始创新方面的进展与突破,同时要包容失败;对于从事试验发展、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要重点考核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考核内容应介于前两者之间,既要看创新成果对于行业的应用价值,也要看是否产生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

“简单说,就是干什么、评什么。”王璞说,再就是建立综合评价与年度抽查相结合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以5年为周期,与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周期一致,从而延长评价周期、减少评价频次,一定程度上减轻科研单位的负担。同时要保障法人自主权,支持科研单位依照章程赋予的管理权限自主决策,政府部门少干预或者不干预。政府通过中长期的绩效考核,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目标管理和宏观管理,以此实现充分放权和有效监管相结合。

三问环境咋优化?
——奏好“放、进、扶”三部曲

从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到近日各省份陆续公布的经济成绩单,中国经济的首季表现得以完整呈现。不论看整体还是看局部,创新驱动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如一季度,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江苏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11.7%;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3%……更多省份也有目标、有计划,正集中发力。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兴动能快速成长,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动力与活力的源泉。

蓬勃之势从何而来?“源自创新引领作用的不断增强。”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工商联副主席昝宝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昝宝石看来,当前,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和重大科技基础补短板力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端倪初见。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实验室与产业化之间仍有一面“无形的墙”。如科研成果因供需信息不对称、体制机制不灵活,导致科研人员手握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只能将论文束之高阁;企业发展急需新技术、新产品,却受困于自身科研力量不强的人才瓶颈。

昝宝石表示,要推动自主创新,就要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解放出来,把科研人员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出来,在体制机制上实现大的突破。需要发挥产学研各界协同合作的凝聚力,破除制约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成果转化的壁垒。打通产业、创新、资金三大链条。

如何凝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昝宝石的思考是:奏好政府职能“放、进、扶”三部曲。

大力“放”。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加强同市场的协同。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

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持续稳定地抓战略、抓重大、抓前沿、抓基础,形成产学研成果转化机制,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

加强“扶”。积极扶持、培养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估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知识产权法律中介机构等一批自主创新的知识型的中介服务机构,并依托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产学研信息交流服务平台,通过不同类型的中介服务机构,解决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同时加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努力实现战略性关键技术突破,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鼓励和支持企业做研发时形成‘研发一批、储备一批、转化一批’的三步骤良性循环,形成自主创新的持续性,厚植创新沃土,凝聚各方合力,以协同合作推进原始创新,以成果转化彰显自主创新,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昝宝石最后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创新 科研人员 创新驱动 科研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