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推动介入技术扎根基层

2019年05月20日 12:32 | 作者:程守勤 刘敏 | 来源:健康报
分享到: 

 “目前,全国注册的介入医师超过1.6万人,但是几乎90%的介入人才集中在大医院,基层介入医生少之又少,很多基层医院没有开设介入科,更谈不上有介入病房了,老百姓就近接受先进的微创介入治疗不太容易。”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2019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年会上,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一语道破了大会主题“提升介入基层服务能力”的用意。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介入科副主任耿旭,在粒子分会场专心致志听着报告,琢磨着能否把这项技术带回去并开展起来。作为一名基层的介入医生,他说基层太需要这样的学习培训。

2013年,沭阳县中医院介入科刚成立不久,除了一位老主任仅有耿旭一人。为谋求科室发展,医院派耿旭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这一年让耿旭开了眼界。理论学习、系统培训、手把手教学,耿旭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学成返乡后,耿旭打破原来只能开展肿瘤介入、出血栓塞等简单介入手术的局面,开展起甲状腺结节消融、肿瘤消融等四级手术。2017年,“输液港”技术在沭阳县中医院成功开展。为了学习新技术,凡是中大医院开办的基层介入医生学习班,耿旭几乎每期参加。

对于疑难病例、高难度手术,耿旭觉得要“引进来”。2016年,沭阳县中医院加入中大医院医联体,介入诊疗分中心同时落户该院。随后,沭阳县中医院介入科迅猛发展,耿旭骄说:“虽然地处苏北,但是很多技术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每年三、四级手术都在300多台,绝大多数病人的治疗已经不出县城。”

耿旭是幸运的,获得了接触、掌握介入新技术的机会。而大量的基层介入医生迫切需要尽快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介入医学已经发展成为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在肿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非血管等数百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等特点。但是,在现实中,如此微创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提升基层医院医生介入技术服务能力迫在眉睫。”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顾建平教授直言。

滕皋军说,由于介入医学生生源少,规范化、标准化培养体系有待加强等问题,相对中国巨大的患者群体,介入医师数量严重不足。为此,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把规范培养基层介入医生纳入工作重点,通过高中低不同级别的培训、进修学习、完善规范制度、制定指南共识等举措,大力推进介入先进技术向基层医院推广。

“先进介入技术要想走进大众,还需要社会多方发力。”滕皋军提到,“介入医学推广的瓶颈之一就是公众知晓率有待提高,不仅老百姓一知半解,就连非介入的临床医生也不能全面了解。为此,大会不仅评选出首届介入科普大赛优秀作品,而且开设医学科普传播专题论坛,倡导更多医务人员投身医学健康科普,提高介入在公众中的普及率。”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介入科医生满新贺、李力宏的作品夺得介入科普大赛冠军,这篇题为《一“胖”毁所有——介入医生的血管“瘦身术”》的漫画,变枯燥难懂的疾病分析为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通俗易懂地展示了介入科普知识。

“我们还要持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基层介入技术水平,只有基层医院普遍开设介入科,老百姓了解介入,介入技术才能扎根基层,患者才能最终受益。”滕皋军说。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介入 基层 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