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赴四川考察系列报道

广元,有个文化符号叫“澳援”

2019年05月23日 13:51 | 作者:李寅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们现在通过的这座桥梁是澳援大桥,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澳门特区政府援建的。惠及嘉陵江两岸数以百万计的百姓,也连接着澳门与广元的同胞深情……”

“这就是澳源体育中心,去年,四川省第13届运动会主会场就设在这里……”

5月1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赴四川考察团一行抵达广元,从走下高铁列车开始,“澳援(源)”一词就频频入耳。广元市委书记王菲热情地向委员们介绍,行走在广元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澳援大桥”“澳源体育中心”这样有着澳门援建印记的名字。“澳援”已经成为广元人民耳熟能详的重要文化符号。

原来如此。一个词,瞬间带给全团深深的感动。

广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市,也是澳门同胞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较多的市——远隔万水千山的援助,从震后第二天始,就源源不断抵达广元。16.13亿元捐款,26个项目,镌刻的是澳门同胞与灾区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澳源体育中心,广元市体育局局长刘素英自豪地介绍着这座气派的体育场、广元城市新地标,介绍着有了体育中心后,广元人民体育竞技水平突飞猛进、全民健身运动红红火火的现状,而话音落处,她又总忍不住激动地重复着一句话:“感谢澳门的亲人!”

在利州区中心敬老院,当老人们知道来的客人是为他们捐建了这座安身之所的澳门同胞时,激动得无以言表。正在练习合唱的一群老人,热情地邀请委员们一起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响起,情谊绵长。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教育暨青年局原局长梁励回忆自己最初来广元的往事:“当时我们负责对接援建学校的项目。在临时校舍里,我看到孩子们七八十人挤在一间临时板间里上课,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们仍用心学习,精神面貌非常好。这让我们感动不已。我和同事当时下定决心要抓紧时间把相关工作做好。”

梁励说:“特区政府援建四川灾区的决定,没有一个澳门同胞说‘不’。当时参与援建工作的同事是冒着余震的可能,自愿自发地到灾区来的。”

地震后来了十几次四川的张裕委员,2009年就任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同时也就任澳门特区政府支援四川灾后重建工作小组的组长。此次在广元考察的澳源体育中心和利州区中心敬老院都是澳门特区政府的援建项目。“很高兴今天能看到这些项目在当地政府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张裕说,十年前他从成都来广元,大巴车要坐四五个小时,而此次乘坐高铁,一个小时多就抵达。这都是让他无比欣慰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老百姓真正做实事!”

2008年5月13日即汶川地震后第二天,便带着3000顶帐篷、第一时间能买到的所有收音机赶赴灾区参加救灾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主席刘雅煌对四川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敬老院,他亲和地询问着老人们生活怎样、是否住得习惯。“看到灾区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所有的捐助都是值得的。”刘雅煌说,澳门政府、民众援建灾区,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完全是在实践中真实的体验。未来,他希望从旅游、文创、农业大数据、母基金的角度出发,推动广元在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为广元的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街坊总会副会长何润生细心地注意到,敬老院里老人们住的房间很大,设施很好,双人间、有空调,“能体会到他们的幸福感很强,这令人欣慰”。他建议,要加强川澳社会服务工作的交流和合作,“期望两地积极吸纳双方的专业经验和优势长处、互利互补,共同促进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

情况介绍会上,考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廖泽云一句带有浓浓粤语味道的普通话,引起大家的共鸣:“不开心的往事都过去了,现在要面向未来。澳门和广元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

编辑:曾珂

关键词:广元 文化符号叫“澳援”

更多

更多